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6-18 08: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是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进行庭审辩论;仲裁裁决作出前调解等。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一、
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是如下:先由仲裁庭通知当事人开庭事宜;然后当事人来参与庭审,由仲裁庭调查出庭人员的信息,说明仲裁庭的纪律;再主持仲裁,由各当事人陈述、辩论和质证;最后进行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及时作出裁决。
二、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1.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4.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

三、
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有哪些
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找法网提醒您,可以按照以下途径进行处理:
1.调解,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诉讼,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给予帮助,请求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作出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仲裁立案等开庭中?
劳动仲裁开庭后,裁决结果一般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延期,需经主任批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若逾期未裁决,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是什么?
劳动仲裁的程序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开庭、辩论、调解和最终结案等环节。在申请阶段,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开庭前五日,当事人会收到开庭通知。开庭后,将进行辩论和质证。在裁决前,会进行调解以寻求双方和解。最终,案件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案处理。
以上三个答案重新表述了原解答内容,保持了核心关键词的一致性,并且总字数与原来一致。
劳动仲裁庭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劳动仲裁庭审包括多个环节。开庭后,当事人陈述案情,证人作证,出示相关证据。接着进行庭审辩论,最后进行评议与作出裁决。若证据充分,事实清楚,可及时裁决;复杂案件可延期,但不得超过规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