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保护费
更新时间:2013-02-26 16: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保护费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支出。劳动保护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标准:1、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2、对属于职
劳动保护费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支出。
劳动保护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标准:
1、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服装费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为:在职允许着装工人每年最高扣除额100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2、对属于职工劳动保护费范围的冬令、夏令保护用品支出,在税前列支的标准暂仍为: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含)以内按实列支。
3、对上述第1、2条劳保费支出,均不得发放现金,如发放现金的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判断劳动保护费是否能够税前扣除的关键是:
劳动保护费占人工成本
[1](1)劳动保护费是物品而不是现金;
(2)劳动保护用品是因工作需要而配备的,而不是生活用品;
(3)从数量上看,能满足工作需要即可,超过工作需要的量而发放的具有劳动保护性质的用品就是福利用品了,应在应付福利费中开支,而不是在管理费用中开支。
编辑推荐:
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劳动保护费是否允许税前扣除?
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劳动保护费是否允许税前扣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保护七件套是什么
劳动保护七件套保障劳动者安全。包括工作服、防寒服等,根据岗位和工作环境选择,如电工需配电工鞋,户外工作需反光背心。用人单位应依法提供,确保劳动者安全健康。
劳动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保护什么
法律分析:
劳动法主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保护对象同时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劳动者,通常要求他们必须位于中国境内,因为劳动法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社会法。如果用人单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要求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
具体适用范围包括: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均适用本法。
2.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也需依照本法的规定执行。
劳动保护用品有什么
1. 劳保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工作帽子、工作服、防护服、工作手套、棉纱手套、乳胶手套、电焊手套、工作围裙、口罩、防护镜、护膝、头盔等。
2.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3. 本规范所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4. 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5. 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