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竞业禁止协议两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
更新时间:2019-05-04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文秀是开封人,曾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一家体育服饰专卖店做店长,对该体育用品的进货、销售渠道十分熟悉,手中还有一些大客户的联系电话,算是掌握了公司不少商业秘密。今年3月,文秀攒够了一笔钱,也找了找关系,想自己开一家休闲服饰商店,可刚有了这个想法,她不禁担
文秀是开封人,曾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一家体育服饰专卖店做店长,对该体育用品的进货、销售渠道十分熟悉,手中还有一些大客户的联系电话,算是掌握了公司不少商业秘密。
今年3月,文秀攒够了一笔钱,也找了找关系,想自己开一家休闲服饰商店,可刚有了这个想法,她不禁担心起来:两年前,她与公司签订了一份竞业禁止协议,协议约定,如果她离开了公司,两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否则须赔偿公司10万元。
休闲服饰和体育服饰都属于服装行业,文秀有点拿不定主意,如果强行离职开店,可能面临诉讼,假如不开店,又怕错过了自己创业的机会。
法官点评:
限制的行业、期限都应合理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安军认为,竞业禁止义务的设定是否合理,要看员工与公司的双方利益,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被赋予法律效力。
安军说,文秀与公司签订的协议是有效的,至少在两年内,她不仅不能开专卖店卖体育用品,去类似的店面打工也算违约。不过,她如果经营休闲服饰,经营化妆品等,就不受此协议的约束了。
安军说,竞业禁止的范围不能扩至行业领域,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过分禁止会危及到员工的生存权。不论怎么说,竞业禁止不是逼迫员工转行。
“竞业禁止的时间也要有个限制。”河南荟智源策律师事务所主任黄琨说,有些商业秘密的时效很短暂,一两月就失效了,不能要求员工保守一两年。
黄琨说,竞业禁止还应注意对象,一些不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的员工,就不能列入限制范围,而且公司一旦与员工签订了竞业协议,就限制了员工的部分权利,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补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们公司要求我们在职人员签署一份.竞业限制协议,离职后两年内
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劳动者自行创建的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协议约定办理。
所谓的竞业合同是否合法?公司要求签一个竟业合同,要求离职后半
员工违反竞业禁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而相关司法解释则对竞业禁止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进行了规定,并规定若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解除竞业限制约定。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除了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单位还可以要求其继续按照约定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