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不办社保 分等级处罚

更新时间:2019-03-31 21: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记者昨日(15日)从成都市劳动保障局获悉,该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意见》按照劳动者的受损程度将行政处罚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进行实施。对具有数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的,应分别决定处罚,合并执行;不能合并执行的可以按重

记者昨日(15日)从成都市劳动保障局获悉,该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意见》按照劳动者的受损程度将行政处罚划分为 “轻”、“中”、“重”三个等级进行实施。对具有数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的,应分别决定处罚,合并执行;不能合并执行的可以按 “重”等级从重处罚。

  不办社会保险

  罚1000—10000元

  用人单位依法应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而不办理,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核实而不改正的,或者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的社保缴费数额达到50万元且不按规定补缴的,确定为“重”等级;用人单位应办理而未办理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50%以上的,或者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的社保缴费数额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以下,且不按规定补缴的,确定为“中”等级;用人单位未足额参加社会保险数额在30万元以下,并积极配合协调解决的,确定为“轻”等级。

  存在以上行为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至10000元罚款。其中,轻的不罚款;中的处1000元以上至5000元罚款;重的处5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罚款。

  拖欠工资报酬

  罚50%—100%报酬

  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且不按期改正的,确定为“重”等级;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以上且未经本单位职工大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的,确定为“中”等级;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积极配合协调解决的,确定为“轻”等级。

  《意见》指出,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至100%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其中,轻的按应付金额的50%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中的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至80%支付劳动者赔偿金;重的按应付金额的80%以上至100%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692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资拖欠,不给缴纳社保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
拖欠工资,不办理社保,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拖欠工资,未交社保!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拖欠工人工资,不交社保,霸王条款
你好,可以选择劳动仲裁
如何处理涉嫌欺诈自己不知情无利可图的问题
欺诈是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是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民法)。(合同法)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乡间小路会车时如何判断车被刮?
报警处理,交警划定责任
如何惩罚醉驾初犯无事故最轻的惩罚
初犯醉驾无事故最轻即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以及缴纳罚金。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吸毒被罚款¥500,没被拘留,还能不能考驾照?
根据法律规定,因吸食毒品的,经强制隔离戒毒不满三年的,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有吸毒前科的当事人如果在三年内没有吸毒记录就可以考驾照,反之,则不能考驾照。法律依据
召开业主大会中发现有业主身份确认都未核实确认,改变大会形式(书面征求意见变为电话联系)业主信息未经公
业主维权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任何个人或者组织都不能剥夺。但维权人不得利用维权扰乱公共秩序,也不得影响机关单位的正常工作,否则,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