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增补受伤部位如何报销?

更新时间:2012-09-07 1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摘要:什么事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

  摘要:什么事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那么工伤鉴定新部位怎样报销?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案例。

  法律咨询:我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多处受伤,在已经申请工伤认定成功后,在新的检查中,又发现了新的受伤害部位。请问,我是要重新申请鉴定,还是补交材料后,才能在工伤认定结论里新增受伤害部位呢?新增了受伤害部位后,已经做完的工伤登记是否还需要相应的补充手续?我的工伤医药费报销有没有期限?

  市人力社保局:依据有关规定,工伤职工在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前,认为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遗漏了受伤部位,在提交诊断证明书等相关医学文件后,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无误,可做出增补受伤部位的决定。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增补受伤部位的决定,一并作为工伤职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依据。

  依据工伤医疗费用结算管理规定,工伤职工治疗受伤部位或职业病的门(急)诊、急诊留观和在外埠医疗机构治疗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个人垫付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汇总;移交社会化管理的工伤职工,由其所在街道、乡(镇)的社会保障事务所汇总。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障事务所持处方底方、医疗费收据、费用清单和申报结算凭证,在每月1日至20日报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审核结算。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障事务所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工伤职工个人垫付的医疗费用后,应在7日内转交工伤职工。

  工伤职工治疗受伤部位或职业病的住院费用,采取工伤医疗机构先记账后结算的方式,职工出院后由工伤医疗机构持工伤职工医疗费用明细单、申报结算凭证,每月1日至20日向用人单位所在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审核结算。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受伤部位或职业病时发生的外购药品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工伤鉴定知识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如何进行工伤鉴定?

如何进行工伤鉴定?

职工工伤维权有什么流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557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工地受伤如何申请工伤鉴定?
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等级计算赔偿。
如何鉴定工伤?
由单位向工伤部门申请工伤申报表或由个人向单位所在区劳动部门申请工伤申报表然后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调查,然后做出鉴定结果。
如何鉴定工伤?
建议通过鉴定确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鉴定为工伤?
你好,休息时间不属于工伤。
公司解雇了我,但是我不同意公司解雇的理由
可以要求公司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承担双倍支付工资的责任,也要求公司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如果以这种理由解雇你的,属于违法解除,你可以请求恢复劳动
专门找过期食品要赔偿违法么
处理此类问题,可协商赔偿或起诉。选择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因素。若证据确凿且希望快速解决,协商赔偿更合适;若对方拒绝赔偿,可起诉以维护权益。
08年12月份现在满不满16岁
除周岁外,法律中有时也涉及虚岁等计算方式,但通常周岁更具法律意义。未满16周岁,在法律上通常享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基于具体法律条款和情境判断。
外国人要我的手机号和住址
即使外国人声称有紧急事情,你仍应谨慎处理。可询问其紧急情况的性质,并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提供帮助,如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要权衡是否有可能帮助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在哪里起诉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可起诉或投诉。起诉需满足条件:明确原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理由,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投诉则可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提供购物凭证和问题描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