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

更新时间:2018-08-02 11: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职工因工死亡,使得由其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亲属的基本生活难以维系,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工伤事故,因此其直系亲属应当受到赔偿。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解答。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接下来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具体介绍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

  一、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

  1、配偶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条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工伤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其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工伤死亡职工本人工资(元/月)×40%。

  2、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30%,其他亲属,指的是工伤死亡职工亲属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人。其他亲属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条件是:(1)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工伤死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其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工伤死亡职工本人工资(元/月)×30%。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也就是说,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配偶为孤寡老人,则其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

  其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工伤死亡职工本人工资×50%。

  4、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为孤儿,则他们每人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其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工伤死亡职工本人工资×40%。

  5、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死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此,如果供养亲属抚恤金被进行了调整,其计算就应适用调整后的标准。

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

  二、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条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申请:

  1.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 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3. 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4. 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

  5. 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

  6. 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

  7. 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山东省供养亲属抚恤金给多少的内容。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指的是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死亡的赔偿供养亲属父母抚恤金应赔给父母的年龄算到什么时候?
死亡赔偿金父母和配偶子女均等分配,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br/>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栏可以算到多少岁?
对于供养孩子的抚恤金。是要把孩子抚养成人,也就是供养到18岁就可以了。对于家里老人的抚恤金。如果老人未满60岁的,那么供养时间为20年; 一般来说在60周岁以上的话,年龄每增加一岁,这个时间就会减少一年的;如果超过75周岁,那么抚恤时长就为五年。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捕鱼游戏若属合法合规运营,充值后一般按平台规定处理,无正当理由难退款。若游戏存在诱导充值、虚假宣传等
啥叫被引导?你的意思是对方有错?
你好,是什么事情交的定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平台留言反馈需求,详细说明你的情况和诉求。也可以尝试前往办公地点当面反映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