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
更新时间:2019-02-22 17: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实行解除经济补偿制度,是为了使劳动者在被解除劳动合同以后,寻找新的工作以前,其基本生活开支有必要的保障,或者有能力继续医治疾
实行解除经济补偿制度,是为了使劳动者在被解除劳动合同以后,寻找新的工作以前,其基本生活开支有必要的保障,或者有能力继续医治疾病。并不是所有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都可以享受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从《》的规定可以看出,除因劳动者违纪、违法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外,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对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者有权享受的经济补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鄙?活补助费。??
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1个月的生活补助费,但是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
2?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定如下:
1. 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列情形,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若劳动者违法单方面解除,导致用人单位遭受损失,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
3. 若用人单位进行过失性辞退,则无需赔偿。
请注意,具体赔偿金额及标准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确定。
用人单位单方面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吗?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