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隐瞒违法前科公司能否解除合同

更新时间:2019-02-19 02: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编辑同志:2009年1月,李某因聚众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十五日。2009年3月,他前往一家公司应聘时,公司提供的《任职申请表》中有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一栏,并声明应聘者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和身份证明、履历、学历、职业资格、健康证明、医疗证明等材料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

      编辑同志:

      2009年1月,李某因聚众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十五日。2009年3月,他前往一家公司应聘时,公司提供的《任职申请表》中有“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一栏,并声明“应聘者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和身份证明、履历、学历、职业资格、健康证明、医疗证明等材料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给予任何补偿。”他担心影响应聘,便隐瞒了被治安行政处罚的情况,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前,公司以李某隐瞒个人处罚资料为由将其解聘并拒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读者 吕彬

      吕彬读者:

      公司有权单方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一方面,公司的声明对应聘者具有法律约束力。诚实信用是法律规定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之一,也是用人单位、应聘者的一项法定义务。有鉴于此,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如实告知相关信息,否则将予解聘、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的做法,目前并不为法律、法规所禁止。从你反映的情况看,公司要求应聘者实事求是地填写《任职申请表》并声明如应聘者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将作出处罚的声明,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因而当属有效,应聘者理应遵守。另一方面,李某隐瞒个人处罚资料的行为构成欺诈。在公司有着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他却基于一己之私,隐瞒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行政拘留处罚的事实,诱使公司产生错误认识,继而作出与他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已经具备了民事欺诈行为的法律特征。再一方面,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正是由于李某行为的欺诈性,决定了其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无效。公司解除此类合同,自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本报法律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任职申请表》第二十六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
你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行为进行了处理: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公司违法解除合同怎么协议赔偿
公司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公司违法解除合同诉讼工资
实际中,被单位扣工资,如果是劳动者因自身问题耽误工作,适当扣除部分工资是合法的,当然,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规定。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