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有哪些内容

更新时间:2020-09-19 19: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加班对于每个上班族而言并不陌生,我们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进行工作就叫做加班。而在劳动法中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后需要支付一定的加班费,并且加班费的计算是有一定的公式。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有哪些内容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有哪些内容

  (一)国家规定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 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二)算定方法

  加班工资的基数又该如何确定?人社部的这位负责同志介绍说,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在具体折算时,劳动者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规则。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目前,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天和166.64小时,而全年月平均计薪日和计薪时数分别为21.75天和1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计薪时间进行折算。

  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有哪些内容

  二、通常加班费基数的计算有以下几条规则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但是应当注意一点,在以实际工资都可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

  3、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进行折算。

  4、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5、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

  三、派遣工的加班费谁来支付

  1、《劳动合同法》第62条也明确规定,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是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之一。

  2、并且,加班工资是劳动者按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是不固定的,不可能在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提前规定出具体数额。因此,加班费由用工单位按照加班的具体情况向派遣工直接支付是合理的。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有哪些内容”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法律上,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陕西省加班费工资计算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加班工资基数需考虑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具体操作为:1.查看劳动合同是否有明确约定加班工资基数;2.如无约定,则参照集体合同中的相关条款;3.确保所确定的基数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确定加班费基数,首看劳动合同。无约定则参考集体合同,或依据劳动法规定处理。确保加班费计算准确,维护劳动者利益。
加班费计算基数是多少
加班费基数按劳动合同或实际工资定。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按实际工资,计件工资按法定时间计件单价算。纠纷可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是有什么法律纠纷的问题吗,进行协调没,
你好,需要起诉的话根据案件的管辖,我们都是可以处理
程先涛律师
程先涛律师
51分钟前
可以及时报警处理,同时可以走法律程序主张返回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已经通过了多少网络贷款资金呢?对方之所以这么义正言辞的要求你还钱,如果不出我所料,你肯定已经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小时前
您好,若对方有过错导致碰撞,您可以要求赔偿手机损失。建议先协商,不成可诉讼。
您好,职务侵占是属于刑事范畴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