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从昔日“鸡肋”成为各路金融集团争抢的“香饽饽”:信托身价水涨船高

更新时间:2013-01-10 1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被誉为四大金融支柱之一的信托业,在二十多年间经历了五次整顿,至今仍然弊病重重。然而,为何转眼间,昔日的“鸡肋”成了各路金融集团争抢的“香饽饽”?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被


  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被誉为四大金融支柱之一的信托业,在二十多年间经历了五次整顿,至今仍然弊病重重。然而,为何转眼间,昔日的“鸡肋”成了各路金融集团争抢的“香饽饽”?

  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被业界称为“信托业的第六次整顿”。

  两个办法将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进行了修订,核心就是压缩并限制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风险业务、非专属业务,加强了对信托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贷款等限制;规定除了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信托公司不得以固有财产进行实业投资。

  信托公司的新业务范围包括资金信托、年金信托、资产证券化受托人、不动产信托等业务,以及证券承销、保管箱、咨询、资信调查等。

  此番新政意图将信托公司的新业务功能定位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化机构上来。游戏规则的改变,使信托业内颇为震动。信托公司原来所扮演的为股东项目融资的功能将萎缩,相反,在这个流动性泛滥的时期,成为大企业集团稀缺的投资平台将成为信托公司更重要的角色。

  由于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证券和股权投资,保险公司在这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在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业务,引起了诸多金融机构的浓厚兴趣。

  从去年开始,信托公司开始与银行合作,推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联结信托的理财产品,如新股申购资金信托计划等。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和高端客户资产管理,也成为信托公司的新角色。

  2006年初银监会颁布了“两规”,给外资买家的入股提供了政策空间。“办法”规定在注册资本上,人民币或者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均可作为资本金,同时,信托公司将被允许对金融类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此外,信托新政和三年的过渡期也为信托业的重组提供了契机。随着2006年底,名力集团宣布介入爱建信托重组后,英国安石、巴克莱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日本住友信托银行等外资银行等纷至沓来。而国内的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均有意洽购信托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称,收购信托公司以后,银行、保险公司不仅可以利用渠道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产管理的优势,还可以介入到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管理、私募股权投资等新业务中来。

  对于像名力这样的外资财团而言,收购信托公司的目的除了利用信托“壳”开展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以外,他们更希望间接持有一家国内证券公司,以避开到管理层政策对外资的限制。

  在私人股权投资在国内开始流行、且监管层审批严格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可以担任私人股权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无疑为其身价再度加码。()

  众多金融机构的追捧及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使得信托公司的身价“水涨船高”。

  与名力集团重组爱建股份的扑朔迷离相比,巴克莱银行对新华信托股权的收购也是颇多曲折,但最终重组结果还是较为理想的。

  早在去年市场就传出巴克莱银行有意收购新华信托股权的传闻。最初,巴克莱银行和新华信托也曾希望突破外资机构参股信托公司的比例限制,提出了巴克莱入股49%、成为实际控股人的方案。不过,最终未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最后还是以巴克莱银行收购新华信托近20%股权而告一段落。

  同样是外资重组国内信托公司,两个结果迥异的案例也为今后外资入股中资金融公司,在重组方式、重组路径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何为“及时”
除非是未成年人,否则没有规定一定要通知家属的。若需要帮助,建议电话来询或是带资料面谈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是什么案件情况的,可以详细描述
什么原因离婚?什么原因离婚?
你好,你是咨询什么事情的,可以具体描述,双方有没有协商调解
钱宏艳律师
钱宏艳律师
今天 00:43
你好,在哪里了?我们可以帮你处理
你好,我们会帮住你解决问题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需要深入了解才可以给到判断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