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

更新时间:2021-05-17 09: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选择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理性、慎重,不能过分夸大保健品的效力,保健品其实不属于药品,属于食品,其功效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于保健食品的包装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下列内容:

  1、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

  2、食用方法和服用量;

  3、贮藏方法;

  4、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5、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6、保健食品标志;

  7、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它标签内容。

 食品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 

二、

保健食品的分类

  保健食品按食用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健康人群为对象,主要为了补充营养素,满足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另一类主要供给某些生理功能有问题的人食用,强调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

  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

  1、多醣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醣等;

  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

  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酯、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光甘酞过氧化酶等;

  5、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

  6、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7、活性菌类:如聚乳酸菌、双岐杆菌等;

  8、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

  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三、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的本质仍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

  食品中还有一类特殊营养食品,是"通过改变食品的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食品"。如适应婴幼儿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的婴幼儿食品、经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食品,都属于这类食品。

  特殊营养食品与保健食品共性:都添加或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质,适于特定人群食用。

  区别:前者不需要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而后者须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有明显、稳定的功效作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规定,在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上要明确著名保健的功能和适宜人群,对于其食用方法与用量也要明确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要仔细查看保健食品的说明,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食品安全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55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商家不退运费怎么办?
您好,搜集证据通过诉讼解决
,请问户主被评为低保,未成年在读书的小孩也加入了低保名单,但是低保金不添加,请问合法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低保名单、家庭成员证明、收入证明等,证明未成年子女已加入低保名单但低保金未增加。其次,向当地民政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提交书面申
别人转账总共给我500元没说是借的中间闹矛盾了我说了一句这个钱算借的有钱了会还给他
如果无法证明这500元是借款,对方坚持要回这笔钱,您可以先尝试与对方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和诉求。如果对方只是出于误解或情绪而提出此要求,您可以解释清楚情况并
请问户主被评为低保,未成年在读小孩也加入低保名单,但低保金不增加合法吗?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低保金不增加的问题需采取不同措施。首先,应详细了解当地低保政策,确保自己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其次,核查家庭收入情况,确保申报准确。若符合增加低
如果找不到车了,怎么办?如果找不到车了,怎么办?
车辆丢失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立即报警并保留报警记录,联系保险公司启动理赔程序,同时可借助社交媒体和当地社区寻找。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根据车辆价值、保险覆盖范围及具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