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商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则

更新时间:2014-10-27 17: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不方便法院的概念最早源于17世纪苏格兰法律中的无权法院原则。至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开始在理论上完整地进行总结和探讨,并被世界各国司法界所关注。后来,英格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法院也接受了这一理...

  “不方便法院”的概念最早源于17世纪苏格兰法律中的“无权法院原则”。至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开始在理论上完整地进行总结和探讨,并被世界各国司法界所关注。后来,英格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法院也接受了这一理论,并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地采用这一原则处理相关的案件。

  所谓“非方便法院”原则,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案件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由于其本身就审理该案件是严重不方便的,因而拒绝行使管辖权,使原告在另一个更为方便的法院进行诉讼。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并没有将“不方便法院”原则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作出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本应由外国法院或者境外法院受理的案件,在当事人坚持在中国法院起诉时,我国法院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拒绝管辖、中止诉讼、驳回原告的起诉。而由于审理这类案件难度十分大,无论在送达法律文书、调查取证、开庭审理、确定适用法律乃至判决执行方面,给诉讼当事人和审理案件的法院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成为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提出“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就是公正与效率”,这个要求对于国际民商事案件审判尤为重要。而“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目的是追求诉讼的最大便利以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前述的种种困难将不复存在,对于当事人和法院来说,都是极为便利,也必将大大提高效率。再者,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该两项原则实际上已有所运用。如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个关于原告东鹏贸易公司诉被告东亚银行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批复中,已开始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因此,在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中确立“不方便法院”原则,无论是从法律的内存价值取向,还是从司法实践,抑或是从国际立法实践出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要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若涉及合伙被告诈骗,得先看有无诈骗事实。若被冤枉,要收集能证明自身无诈骗故意和行为的证据,像合同、聊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这种情况建议尽快与贷款机构再次沟通,表明还款意愿,尝试重新协商还款方案,比如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首先算一下工作天数,6月一共30天,休息3天,工作了20天。月工资6000元,日工资就是6000÷3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月休四天,一个月按30天算,实际工作天数为26天,日工资约为4000÷26≈153.85元。请假两天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您付了两次费想换律师是可以的。首先,您得看看和之前律师签的委托合同里关于解除委托的条款,按约定来办。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你有权利了解高压线建设设计图纸。首先,可先和外包老板沟通,明确表达你想看设计图纸的诉求,说明你有知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0分钟前
别人把您发到抖音上辱骂诋毁,您可先要求发布者删除视频停止侵权。保留好视频截图、录像等证据,若对方不配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