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7月16日上午10时,在苏州属于首次拍卖的一栋民国洋房,因无人问津而撤拍。这是今年苏州继葑湄草堂上海拍卖无功而返后,又一起“流产”的老宅拍卖会。 这处民国洋房位于十梓街29-1号一个独立庭院内,紧邻苏州大学,曾为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的牧师所住。主体建筑是一幢欧洲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民国期间,至今保存完好。占地面积850平方米,老楼与新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486.66平方米和609平方米。现主人是一位新加坡人,1993年以32万美元买进。这处民国洋房要拍卖的消息传出后,引来10多批人上门咨询,以苏州人居多,还有一家来自上海的房地产公司和一对做生意的盐城夫妇。该民国洋房的拍卖参考价为620万元。 承拍商物华拍卖行有关人士介绍,对这幢民国洋房感兴趣的多为投资者,买受后准备重新包装转手。之所以无人应拍,主要原因在于购买后产生的问题会给投资带来困难。新楼是1993年后建造起来的,与老楼的民国时期欧洲建筑风格不太协调,购买后势必要拆除,要白花这笔钱。其次,新楼拆除后要重新设计一些建筑,能否得到规划部门的批准,拍卖行和投资者都吃不准,而如果得不到批准,就难以对这幢洋房进行整体包装,影响升值潜力。再次,现主人在1993年购进这幢洋房时不必缴纳土地出让金,但1995年《土地法》颁布后,未缴土地出让金的房产转让都要补缴,土地出让金为土地评估价的20-40%,这个地段的土地评估价至少要250万元/亩(1亩合666.7平方米),光土地出让金就要60-120多万元,土地出让金究竟是60多万元还是120多万元,相差甚远,投资者还无法搞清楚。此外,房产新政的实施,也使他们对投资民国洋房有所顾忌。 在拍卖会现场,一位来看行情的房产商告诉记者,在苏州,老洋房投资还刚刚开始。苏州的民国洋房主要分布在观前街、养育巷、锦帆路和十梓街等处,总量不过几十幢,属于稀缺资源。目前要在古城区找一块850平方米的地块不是那么容易了,古城区的新建别墅均价在1.4万元/平方米,以这处民国洋房的历史文化价值、土地和建筑面积,参照古城区同类民国洋房的价格,620万元的拍卖参考价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