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酬会计处理方法

更新时间:2011-11-23 14: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企业职工薪酬的概念及范围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和提供给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这里的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

  一、企业职工薪酬的概念及范围

  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和提供给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这里的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监事会人员;与企业未订立劳动合同、未被企业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等。按照《企业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职工薪酬内容从时间范围上看,包括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产生的所有义务;从项目内容上看,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含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各种商业性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其他与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支出等。企业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但该内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加以规范。

  二、企业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一)企业职工薪酬的确认企业职工薪酬应按货币性职工薪酬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区分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和国家无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分别予以确认。(1)对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应按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比例按期计提,如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总工会缴付的工会经费;另外还有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2)对国家未规定计提基础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根据历史资料,考虑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确认,并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职工薪酬的实际发生金额对预计金额进行调整。(3)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企业应以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的形式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用企业自产产品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产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外购商品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外购商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自有固定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租赁资产(如租赁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非货币性福利,应按实际支付的租金数额确认为职工薪酬。

  (二)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方法有一般计量方法和特殊计量方法两种。(1)一般计量方法。一般计量方法是指职工薪酬按应付金额或实付金额进行计量的方法,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按职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劳动工时和工资标准计算的应付金额;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各种社会保险费,应按职工工资和一定比例计算的应付金额;非货币性福利,按提供商品或资产的成本加相关税费计量,或按实际支付的租金金额计量。(2)特殊计量方法。即对特殊的职工薪酬采用例外的计量方法,如辞退福利的计量。对于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福利,应根据辞退计划的辞退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的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对于职工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应按预计接受裁减建议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辞退补偿金额计算确定;部分款项推迟到1年以后支付的辞退福利,应按辞退福利的现值计量。

  三、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一)应设置的会计科目首先应设置总账科目。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非货币性福利,外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本科目借方记录实际已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贷方记录应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期末金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应付未付给职工各种薪酬的累计实际余额。其次应设置明细科目。应在“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科目下设置“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

  (二)主要账务处理第一,企业按规定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及福利费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各种代扣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缴付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支付职工非货币性福利

  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产品公允价值+增值税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产品公允价值,即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品制造成本)

  贷:库存商品

  将外购材料或商品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材料公允价值+增值税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转让售收入(材料公允价值,即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材料成本

  贷:原材料

  将租赁资产无偿供职工使用的,在支付租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金——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等

  将自有固定资产无偿供给职工使用的,在期末计提折旧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4)在行权日,以现金与职工结算股份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5)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支付职工补偿

  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第二,企业职工薪酬分配的账务处理。企业职工薪酬分配应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对象和用途进行:

  (1)生产、管理和销售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分别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期末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有关明细账户

  (2)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在期末分配时

  借: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有关明细账户

  (3)以非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包括以自产产品、外购材料、固定资产、租赁资产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按规定计算的价值。期末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4)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期末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辞退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5)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分配

  在等待期内的各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在行权日之后,按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6)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职工奖励的福利基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编辑推荐:

  消费税会计处理方法

  消费税会计处理方法

  增值税会计处理办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会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162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物业管理酬金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向税务部门和会计事务所咨询了解。
广能职工工资结算方法
你好,建议咨询社保部门,和公司沟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的新身份证被邮政快递丢了怎么办?
按照快递服务合同进行赔偿
微信小程序启辰宝会征信吗?
您好,建议协商解决
被评为基层高级教师但不到5年就退休了,还能享受高级待遇吗?
应享受相关待遇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且投诉无法解决的建议通过人事仲裁解决
你好,我家孩子额头中间的胎记,在埋扩张器打水期间,扩张器把眉毛压的一个高一个低,这个是属于手术原因吗
可能属于医疗事故,建议及时处理。先与医院协商,要求合理解释和补偿;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若仍无法解决,可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医
他人把我的近30首自创诗歌撕毁了,犯不犯法?
您好,这个你可以找他赔偿你的损失
医院住院家属签的名字如何查询
查询医院住院家属签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联系医院相关部门,提供患者信息并说明查询目的;其次,按照医院规定,填写申请表格并缴纳相关费用;最后,等待医院审核并查阅
你好我想请问从四楼放电线在驿站门口给电动车充电违法吗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所不同:1)若小区或驿站有充电桩或充电站,应优先使用,避免私拉乱接电线;2)若条件受限,需从高处放电线,应确保电线质量,采取保护措施,并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