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分红如何记账?

更新时间:2011-02-15 08: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问题】企业实物分红,比如房地产公司以存货(房屋)分红,如何记账?【解答】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以实物分红从原理上可以参照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按《企业会计准则地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问题】

  企业实物分红,比如房地产公司以存货(房屋)分红,如何记账?

  【解答】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以实物分红从原理上可以参照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按《企业会计准则地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现金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确定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参照上述规定,企业以开发产品(房地产)、外购货物或者自产产品分红的,应该将所涉及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与所确认的分红数额之间的差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转让损益,另一部分是确认的分红数额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即转让资产利得(或损失)。转让损益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处理,如:

  ①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应作为销售处理;

  ②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应视同固定资产处置处理;

  ③非现金资产为无形资产的,视同无形资产处置处理。转让资产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具体到问题所述:

  ①按确定的分红基数,借记“应付股利”;

  ②按开发产品、货物或自产产品账面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应计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

  ③按①与②之间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者贷记“营业外收入”;

  ④按存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贷记“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责任编辑:zo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会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125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股金分红应怎么记账?
你好,这是财务问题。单位财务制度,具体向单位了解。
股金分红应怎么记账?
你好,这是财务问题。
入股如何分红?
建议找律师为你起草协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只缴纳8年社保,能否要求其补缴?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我在超市买了一袋变质的槟榔发霉了吗?我能向商家索赔十倍的价格吗?
买到变质商品,消费者可向商家索赔支付价款的三倍或十倍的赔偿。建议先与商家协商索赔,协商不了的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索赔。
户口本出生信息比实际年龄晚了三年可以更改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身份证等;其次,前往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提交更正申请,并附上证明材料;公安机关会审核材料,并决定是否予以更正
什么是减额交清?
什么是减额交清?
会计账务处理
未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后还算应届生吗
未签劳动合同但交社保是否算应届生,具体需分析以下情况:1)若毕业未满一年且未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交了社保,仍可能被视为应届生;2)若已毕业超过一年或已与
我是想租房子然后我跟中介明确说了租半年然后没有合适的房子中介让我我骗房东说租一年,然后等租完半年就直
要确保顺利要回押金和中介费,建议首先与中介协商退款事宜。若协商无果,可收集相关证据,如支付凭证、中介的诱导行为证据等,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同时,
外卖工作,租车被坑需要赔付3200
针对租车被坑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和诉讼。协商是首选,通过沟通尝试达成和解;若协商无果,可考虑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解决;最后,如仍无法解决,可提起诉讼。具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