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是妇联工作的重要职能。邢台市妇联针对农村基层妇女维权工作实际,坚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妇女维权新机制,建立乡镇妇女维权站,受到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一、大胆创新,立足基层维护妇女权益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大势和妇女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变化,与妇女权益有关的问题和纠纷呈上升趋势,涉访涉讼案件逐年增加,越级访、重复访现象不断出现,许多信访案件因未能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变得复杂被动。经过深入乡村调研分析,发现一些地方正是由于基层工作点多面广,抓增收、求发展的任务较重,对于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和维权需求,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予以保障,致使一些原本很小的小事、琐事升级转化为大事、难事,甚至激化成为涉访涉讼案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反复思考,坚持立足基层维权、构建和谐防线、服务农村妇女的指导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乡镇建立妇女维权站,实现维权服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使广大农村妇女不用跑县进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问计之处、难题排解之处、权益维护之处,使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目前,全市191个乡镇已全部建立起了妇女维权站。
二、规范运作,扎实推进乡镇维权站建设
把妇女维权站建在乡镇上,是邢台市妇联妇女维权工作机制的一个创新。在一无先例、二无经验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规范运作,市妇联突出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建机构。乡镇妇女维权站是一个融维权与服务为一体的工作机构。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办出成效,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2007年建站之初,市妇联积极争取市纪委支持联合下发文件,在纪检监察部门已建立乡镇信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妇女维权站,并将有关部门人员和职能融入其中,确保维权站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能,使其真正发挥有效维权、全面服务的作用。为了保证建站质量,县、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主管副书记亲自挂帅,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落实。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市191个乡镇全部建立起了妇女维权站。二是定职责。确定妇女维权站由乡镇主管妇女工作的领导任主任,乡镇妇联主席任副主任,民政所、司法所、派出所、土管所等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乡镇所辖村妇代会主任为信访联络员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体制,统一制订了维权站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三是抓规范。全市统一制定了建站必须达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制度、有档案的“四有”标准,严格按照《接待来访登记卡》、《信访件告知(受理)卡》、《信访协调卡》、《重大事项报告卡》及《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的“四卡一书”模式运行,并确立了《接访员工作职责》及《信访事项处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做到人员到位、制度上墙、档案齐全、工作程序运行规范 。[page]
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基层维权服务水平
加强乡镇维权站机构建设是基础,全面提升维权服务水平是关键。为了夯实基础,提升维权服务水平,市妇联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培训、提高素质。针对基层维权工作实际,市妇联在组织基层维权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的同时,还通过调查问卷把处理日常信访案件中经常遇到的20个问题作为培训内容,采取发放资料、分片授课、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增强了维权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解决信访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妇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利用节假日、农闲日、乡村集会日等时机,广泛开展上街、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和以“法律援助村村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营造和谐温馨家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运用法制文艺演出、法制图板巡展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讲解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使广大农村妇女增强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了维护妇女权益的良好氛围。特别是通过在全市开展“十大好儿媳”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解决。市妇联还与电视台联合制作《农村妇女维权任重道远》专题片,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强化主导、促进提升。几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经常深入乡村开展维权督查调研。特别是针对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档案的建立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争取支持配合,采取与纪委、法院、公安、民政、信访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经验交流观摩会等形式,沟通情况,研究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有关部门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妇女维权工作的责任,提高了维权服务的实效性,促进了乡镇妇女维权站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协调联动,突出解决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乡镇妇女维权站植根基层,具有联系群众更直接、更密切、更广泛的特点。几年来,市妇联充分发挥维权站的优势作用,及时汇集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需,通过协调社会力量,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了一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一是推动出台了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新规定。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及相关权益受侵害问题,在向市委提交调研报告引起高度重视,并与市委农工委联合下发文件予以维护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邢台设立了全国唯一的一个地市级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培训班和研讨会项目,通过专家指导论证和帮助,促使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领先、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使农村妇女在维护土地权益方面有了可遵循的司法依据。二是推动建立了制止家庭暴力的新机制。针对家庭暴力报警、接警、处置渠道不畅问题,积极争取市综治办、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和司法局等部门支持,联合制定出台了《邢台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暂行规定》,并将家庭暴力行为纳入市110接警范围,各县(市、区)也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三是推动企业女工劳动权益保障有了新起色。针对基层妇女在就业、打工过程中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积极争取市人大支持,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妇女劳动权益执法大检查,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劳动执法监查力度,使企业女工劳动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四是推动农村基层妇女法律援助取得了新进展。协调司法部门依托妇联组织设立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20个、联络点172个,聘请28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和社会志愿者担任法律援助工作者,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开辟绿色通道、开通咨询热线,将婚姻、继承、土地承包等涉及妇女切身利益的案件纳入援助范围。近两年来,调解家庭纠纷3万余件次,参与代理或调解各类案件、纠纷380余件。五是推动典型案件查处实现了新突破。全市组织妇女维权专项督查,查处了影响较大的27件反映出嫁女不能平等参与集体收益分配、遗产分割等方面的案件,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age]
五、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基层维权创新发展
几年来,我们在乡镇妇女维权站建设上,坚持抓维权与搞服务相结合,独立开展工作与协调社会力量相结合,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建立了与纪委、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信访、民政、国土、农林等部门相结合的妇女维权协调联动机制,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救助保护、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三农”服务融为一体,既注重化解矛盾、疏导情绪、解疑释惑、人文关怀,又提供创业就业服务和生活困难帮助,切实发挥了维护妇女权益的前沿阵地作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先后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1000余场次,累计解答咨询、提供疏导40000余人次,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5600多件,接待信访案件2700多起,帮助解决1621起,上访妇女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为继续深化发展农村基层维权工作,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妇女维权站建设的基础所上,正在将维权服务网络向村级延伸,力求为广大农村基层妇女提供更加有力的维权支持和更加便捷的服务帮助,使她们充分享受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妇联贴心娘家服务,促进农村基层维权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