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原则

更新时间:2012-12-19 06: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聚焦理由鲁迅先生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国有3.67亿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情形将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在现实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疏漏,已经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其中不乏触目惊心的事件。以前谈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一直强调家庭

聚焦理由

  鲁迅先生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国有3.67亿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情形将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在现实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疏漏,已经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其中不乏触目惊心的 事件。

  以前谈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一直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而法学家则认为,国家公权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设立未成年人保护法最大的意义是把国家对儿童的关注由道德行为演变成法律行为。

  明确未成年人的五项权利,儿童优先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新亮点渗透出一个重要信息: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注已达成共识,而且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做出了更快的反应。

  8月22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一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强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原则,同时写明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未成年人将被赋予五项权益

  草案原文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解读 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权利没有做专门规定,只有一款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祝铭山解释,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发展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充分发展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参与权是指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

  遇突发事件优先照顾未成年人

  草案原文 优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公共场所和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解读 草案重要的修改就是增加了“优先”二字,体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的原则。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工青妇室主任于建伟称,在法律中明确未成年人生存、参与以及优先保护等几种权益,应该说还是第一次。突发事件中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的规定可谓优先原则的具体化。

  家庭暴力将有特定概念

  草案原文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解读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工青妇室主任于建伟补充称,家庭暴力有特定概念,不是说有时候生气了,打孩子一巴掌就是家庭暴力,而是指严重的、经常性的,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营业性网吧禁止未成年人入内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草案原文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营业性的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法律法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解读 草案新增加如上条款,对于“任何人不得在学校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饮酒”一款中,饮酒是此次新增加的限制性活动。

  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看待

  草案原文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人民法院审理 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

  解读 这就是说家长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不要什么事都去包办。于建伟称,这条规定也是未成年人参与权的一个具体体现。

  保证未成年人必要的睡眠时间

  草案原文 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教育行政等部门的有关规定,无特殊情况,不得延长未成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人必要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

  解读 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应试教育问题。于建伟解释说,草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提出不得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保证学生必要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这都是根据中小学生、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出的规定。

  老师辱骂学生将受到惩处

  草案原文 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解读 “你比猪还笨!”“你简直就是个废物!”“你缺心眼啊!”……这些老师用来批评孩子的语言似乎司空见惯,但根据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学校老师若针对未成年人说出类似的侮辱性语言,将会受到惩处。

  近年来,学生因不堪老师在课堂上的当众羞辱,出现精神异常,甚至不惜结束自己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则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校应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

  草案原文 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制度,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预防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对未成年人在校和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发生治安案件或者涉嫌刑事案件的,应当立即报警。

  解读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故草案增设了学校安全制度的建立,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和处理等三款规定。

  重视“工读学校”建设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草案原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专门学校,并保障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这类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

  解读 为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工读学校”,当地教育部门应对其加强指导和管理,保障其办学条件。

  我国的工读学校教育始于1954年,到1966年,全国共有工读学校200多所。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工读学校逐渐萎缩,目前已减少到67所。 (新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妇幼保护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895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您好,此事通过诉讼方式很难解决,建议积极联系当地妇联和街道办,让她们介入处理。
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为了满足五保户条件,到村委会不办理怎么办
你好,有下列情形的可以申请五保户:(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
有关未成年保护的相关法律
有关未成年保护的相关法律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银行卡冻结能否到反诈骗中心解卡?
你好,能说明一下具体的情况吗
最新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
最新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猫丢了能报警吗?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未成年打人可以拘留吗
未成年打人可以拘留吗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护士喂奶造成婴儿吸入性肺炎可以要求赔偿治疗费吗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赔偿和提起诉讼。首先尝试与责任方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快速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果,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未成年的孩子可以买房子吗
未成年的孩子可以买房子吗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中介冒用我的身份证给我开工资,我不在他那上班,这违法吗?我可以告他吗?
针对此情况,您可以选择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报警可迅速制止违法行为,保护个人权益;民事诉讼则可追求经济赔偿。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证据充分程度来决
孩子户口在男方,小孩想在女方城市上学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户口迁移和借读。户口迁移需满足女方城市落户条件,办理迁移手续;借读则需在女方城市学校申请,并符合当地借读政策。选择方式时,需考虑迁移难度、借读政
我们这面临拆迁孩子年龄不到想结婚了女方户口可以迁入吗
女方户口迁入需先确保符合当地迁入政策,如年龄、婚姻状况等条件。若面临拆迁,应关注拆迁政策对户口迁入的具体要求。具体操作包括:1)前往当地派出所或社区咨询迁入条件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