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内容

更新时间:2020-01-14 07: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诉讼特别是民事诉讼,都是有当事人聘请律师代理处理的民事诉讼,而不存在所谓的公益诉讼,但是这并便意味着公益诉讼制度是不好的。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内容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内容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

  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后者称为一般公益诉讼。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内容

  二、公益诉讼的法律特征

  1、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仅指无利害关系的人,但古罗马法亦包括有利害关系的人。且如果原告为多人,可由裁判法官选择适宜的人作为原告。

  2、原告起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尊严及社会公平正义,而非个人一己私利。

  3、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宽泛,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也可以是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活动。

  4、公益诉讼的地位体现在对国家机关执法能力不足的补充与协助,而非取代国家机关进行执法活动。

  5、原告在胜诉后往往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公益诉讼的制度展望

  公益诉讼制度,作为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新途径,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有着广泛的适用前景。

  第一,公益诉讼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领域的体现,它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和司法保障。一方面它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为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有了司法保障。保障人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成为国家主人;防止公务人员滥用公共权力,矫正错误的公共权力。

  第二,实施公益诉讼制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它能极大地促进实现法治。一方面,它实现以司法权力制约国家权力。从而避免由于权力集中而出现人治的局面,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六字方针,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公益诉讼不是一种单独的诉讼形式,而是一种以诉讼目的为基准界定的概念,旨在描述检察机关、公益性团体或个人所进行的具有公益性质的诉讼活动。与维护个人和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私益诉讼相比较,公益诉讼的诉讼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法律授权,可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并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违法案件、确认权利义务关系,制裁违法行为,以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当事人中的原告既可以是直接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即只要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或者侵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对国家或不特定的人的合法权益构成损害或具有潜在的损害可能,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有权代表国家起诉违法者,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

  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之所以有权起诉违法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主要因为,原告作为国家主人,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国家、社会和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是一致的,三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必然有个体利益受到损害。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公益诉讼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我国目前仅存在狭义的公益诉讼,也就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的公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内容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起诉诉讼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适用解答》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为: 一、人身损害赔偿 1. 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以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必要为限,不包括因整形、康复治疗而产生的费用。 2. 误工费:以被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发为限,且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 3. 护理费:指根据医治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以不高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为限。 4. 交通费:以必要和实际开支为限。 5.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6. 被抚养人生活费:依照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以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 7. 丧葬费: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二、财产损害赔偿 1.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 2. 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时,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具体赔偿范围包括因犯罪行为造成的医疗、护理、交通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对于造成被害人残疾或死亡的,还应赔偿相应的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或丧葬费等费用。此外,对于驾驶机动车导致的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若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其赔偿范围及数额将不受上述限制。最后,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被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之外。
民事 诉讼,
抚养费是你月收入的20%到30%
律师解答动态
什么情况?你跟腾讯投诉了吗,投诉?
什么情况?2岁不到,刷完脸你赔钱,赔钱啊,这监护人。
好说不好说交费就一般来说,说交就是按9000的或者1万的这个。
你好,可以简单说明你的情况,再具体沟通方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