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如何处罚?

更新时间:2012-12-27 0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介绍]任某个人投资开办了某实业有限公司。自任经理,并雇请了几个帮手,以公司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同牟利。任某从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先后为河北省畜产品进出口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重庆公司、广东省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公司等16家公司虚开增值

  [案情介绍]

  任某个人投资开办了某实业有限公司。自任经理,并雇请了几个帮手,以公司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同牟利。

  任某从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先后为河北省畜产品进出口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重庆公司、广东省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公司等16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7起,共64份,价款共计人民币10639.85万元,税款1808.8万元。除用于开进项增值税发票的手续费及交税外,共得赃款132万元。

  [法律分析]

  任某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发票管理规定,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又导致税款的流失。(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虚开增值税支票的行为;所谓虚开有两层含义:第一,根本不存在商品交易,无中生有,虚构商品交易内容和税额开具发票。第二,虽然存在真实的商品交易,但随意改变货名,虚增数量、价款和销项税款。虚开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人只要实施其中一种,即可构成虚开。(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都具有牟利的目的。

  根据《刑法》第205条的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构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12条的规定,犯本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本案中任某明知自己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明知这种虚开可能导致国家税款的减少、流失,但是为了达到自己非法获利的目的,故意与其他单位在无真实商品交易的情况下,为他人代开自己领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获取开票费或所谓“税管费”,该行为符合本罪构成要件,应按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视情节而定。轻微情节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处理方式包括监禁、拘役和罚金等。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既遂法院会如何裁量刑期?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根据情节而定。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税款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税款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将受刑罚。具体操作包括:1. 犯此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 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单位犯罪者,单位受罚金,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叶丽群律师
叶丽群律师
24分钟前
如果有对方准确的出生年月或者户籍地址,律师就可以去派出所查询被告户籍信息。
赵明夫律师
赵明夫律师
27分钟前
你好,不满十三岁,这种情况属于强奸,若男子确实与女孩是亲属关系,无违法犯罪行为,对男子通常是批评教育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3分钟前
16岁男孩买猫未付款,可能涉及民事责任,需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