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18-07-06 17: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交通事故中,身体受到损害要提前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一般来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但是对于严重的交通事故来说,往往受害人一年后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因此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有不一样的计算方式。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

  一、一般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二、交通事故的特殊规定

  1、从事故发生日起算

  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一般自事故发生日起起算一年诉讼时效。

  2、从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起算

  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

  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事故发生后一般交警部门会在30日内制作《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再要求交通事故必须要调解,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单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有时也会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交警部门会出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当事人自收到该终结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也可以开始起算。

  3、从治疗终结之日起算

  实践中法院一般会以伤残评定之日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之一。

  但是有些受害人有内固定手术,在伤残评定时尚未进行二次手术,诉讼时效又该如何确定?

  实务中还存在以二次手术终结时间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的情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三年的交通事故过了诉讼时效了没
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如何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1. 携带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去法院起诉; 2. 法院立案并受理; 3. 法院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4. 当事人履行判决规定的赔偿义务,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一年吗?如果是那么这个一年是从什么时候算
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在发生事故次日一年内起诉即可。需要诉状及证据等。
发生了交通事故,最长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如何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1、携带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去法院起诉; 2、法院立案并受理; 3、法院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4、当事人履行判决规定的赔偿义务,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