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9-10-14 14: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发生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案件,就需要去到警察局进行立案登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立案跟受理的意思不同,那么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是什么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的有关内容,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一般是公安局、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受理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进行登记,备案,以便侦察审理的活动。在此,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

  二、民事诉讼立案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直接影响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间接受本案影响的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

  2、有明确的被告。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公司、企业。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证实,人民法院也无从开始审判活动。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作为诉讼请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

  (2)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

  (3)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指提起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财产关系或者人身关系的诉讼。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上有其权限和分工,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审判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对纠纷有管辖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民事诉讼受理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其中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即不能是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案件、刑事诉讼案件或者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在发生案件时去立案,必须受理在先,但是受理却不一定立案。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诉讼立案和受理的区别”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交通事故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执行立案和审判立案的区别在哪
民事诉讼立案是你提起民事诉讼,执行立案是民事诉讼结案后你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立案受理案件
要有对方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或者委托律师去派出所调取人口信息才可以。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物业作为电梯管理人,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定期检修、救援不及时),依据《民法典》第1198
立即去派出所确认案件状态、性质、是否可能影响政审(违法记录),另外全力争取和解,提出有诚意的方案(书
已领退休工资的人户口回村能否领农民福利,关键看村里规定和其是否具备村民资格。若村里规定按户口分配且回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首先要收集证据,比如宅基证证明自家滴水范围、现场照片或视频证明邻居占滴水情况。接着写起诉状,说明双方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1分钟前
你好,你可以把要咨询的问题详细说一下
您好,如果您已经转正了,需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交接离职即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