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辨析

更新时间:2012-12-26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在很多时候同时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而在处理该类案件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各地法院的不同法官的执法口径并非一致:有的只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而不再另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有的则在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同时,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在很多时候同时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而在处理该类案件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各地法院的不同法官的执法口径并非一致:有的只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而不再另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有的则在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同时,再另判赔属精神损害抚慰金性质的“精神损失费”等费用。为此,笔者在此就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引起各地执法者的重视。

      一、目前我国交通事故损赔案件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

      从法律位阶的自上而下,由普通法到特别法的层级逐级展开,目前我国涉及交通事故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可以作如下简单概括:

      《宪法》→《民法通则》→《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院人身损赔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

      二、交通事故损赔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
      
      在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不外乎两类:

      1、伤者本人:即因交通事故遭受意外伤害的受伤者,基于其身体权、健康权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

      2、死者近亲属:即因交通事故导致意外死亡的死者的近亲属,基于死者生命权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

      三、承担精神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给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项就是给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交通事故损赔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1、伤者本人:

      1)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

      2)伤愈后经依法鉴定构成1-10级的任一等级的伤残。

      (备注: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但没构成伤残,乃至并未因此受伤,而仅是受到过度惊吓导致其精神压力明显过大,依法有权单独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等特殊情形,本文在具体分析时暂时不涉及这类特殊情形,特此说明)

      2、死者近亲属:

      1)死者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包含直接致死及医治无效死亡);

      2)同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五、精神损害抚慰金在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的表现形式:

      1、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2、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六、结合个案看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误区:

      一)案例简介:

      2007年度某交通事故损赔案件(笔者代理被告即车主方),行人张×因交通事故中意外死亡,其子女、配偶等近亲属以原告身份在向法院提起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赔偿诉求之外,还就死者去世给其造成的精神损失提起了所谓“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诉求。

      一审法院不但判付原告(死者近亲属)“死亡赔偿金187002元”(根据死者的年龄,按最高法院人身损赔解释的规定本应计算15年,而实际计算20年,多算了5年),同时还将被告应赔付原告的“精神损失费”“酌情确定为30000元”,其理由是:“原告的亲属张×因该次交通事故身亡,此交通事故给原告方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其适用的法律依据仅是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因被告在该次交通事故中承担次责,故一审法院判令被告方实际承担40%的“精神损失费”即12000元。

      其后,被告(车主方)依法上诉,而中院仍旧沿用一审“被上诉人因张×的死亡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的理由,以“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不存在上述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精神损失的法律事实的主张,于法无据,本院不予认可”,维持了有关“精神损失费”的这一项判决。

      在司法实践中,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纵观前述案例,不难看出法官的思维是:1、有精神损害的事实(即“此交通事故给原告方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2、有因果联系(“原告的亲属张×因该次交通事故身亡”),3、有侵权行为“此交通事故给原告方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由此就当然得出被告(车主方)应赔偿原告(交通事故死者的近亲属)“精神损失费”。显然,主审法官公然遗忘了一个“侵权法律规定”的大前提。尽管一审法院引用了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第十条第一款”,但这仅仅是法官在具体判陪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制约因素,而非侵权法意义上的该交通事故责任人是否必须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大前提”。

      二)裁判误区:

      分析前述个案,不难看出该案一、二审法官在裁判时出现的误区:

      1、不适用特别法及其针对性很强的专门条款,而仅适用特别法的一般性条款:

      最高法院人身损赔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而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由此可见,最高法院人身损赔解释相对于《交通安全法》乃至《民法通则》而言,是人民法院具体执法的操作规则,属于人身侵权法的特别法范畴,而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的规定相对于最高法院人身损赔解释而言,是人身侵权法中有关精神损赔方面的特别法。所以,人民法院在处理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涉及的精神损赔问题,必须遵守并适用最高法院精神损赔解释的明确规定。

      0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062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高速车祸致人死亡,占75%责任,不谅解,会判多长时间?
高速车祸致人死亡,占主要责任,不谅解,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刑事起诉和民事赔偿。刑事起诉由公诉机关提起,依法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则通过协商或诉讼,由肇事者向
车祸中驾驶车辆撞到其他车辆是否构成肇事
车祸中驾驶车辆撞到其他车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和诉讼解决。选择时需考虑事故责任明确程度、双方意愿及争议大小。责任明确且双方同意,可协商;责任不清或争议大
想问一下抖音公益捐款的钱能不能退?
法律分析:公益平台一般是不支持退款的。但是如果是特殊情况的话可以联系客服。询问客服是否能够退款。如果客服不允许的话,可以寻找媒体帮助。运用媒体的力量去与平台交流
请问我退休了,还能交住房公积金吗?
一、退休还有住房公积金吗1、退休是否还有住房公积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分别是:(1)退休后,公积金未领取的,其账户中还有公积金余额;(2)但退休后,无工
您好,请问一下,残疾人,今年的补贴现在没有收到
补贴发放延迟,是否可申请补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因政府原因导致延迟,可咨询相关政策;若因个人原因,需先解决问题。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
户口本出生信息比实际年龄晚了三年可以更改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身份证等;其次,前往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提交更正申请,并附上证明材料;公安机关会审核材料,并决定是否予以更正
未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后还算应届生吗
未签劳动合同但交社保是否算应届生,具体需分析以下情况:1)若毕业未满一年且未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交了社保,仍可能被视为应届生;2)若已毕业超过一年或已与
我卖的东西是货到付款。给了钱之后发现东西是假的。我想把钱要回来
从法律角度来看,卖家销售假货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同时,卖家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若构成犯罪,还
大家都在问
  • 512人咨询过
  • 701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