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依法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

更新时间:2012-12-26 15: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摘要:交通事故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引起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对当事人是否承担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作出的定性、定量的结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

  摘要:交通事故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引起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 对当事人是否承担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作出的定性、定量的结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责任。【2】
  关键词:事故 认定 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该法要求公安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做到公开、公正、便民、效率的原则。严格依法办案,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严格执法、依法办案的概念也在不断增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载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载办案程序、法律条款的引用等问题上已大有改观,交通事故处理的执法质量大有提升。但是,对某些关键问题的处理,特别是交通事故责任的最终认定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整体形象和执法的公正性。为提高事故处理的总体执法质量,现就依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以下简要分析。
  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在法律运用中,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上缺乏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形成原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2】所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交通事故处理的工作核心,是追究事故责任者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重要证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准与不准,是公平、公正、便民、高效处理交通事故的标志。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就交通事故责任大法律属性作出法定界定,这就给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惑。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实践中,办案民警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5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1、因一方当事人大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事故全部责任;2、因双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故意造成事故的,他方无责任。”【3】有关规定已经对各类事故作出责任认定,但这些规定规定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方法,而不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标准,这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如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行为的责任。那么,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交通事故中起的作用大或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办案民警非常难以把握。
(二)在具体实践中,前期证据收集工作的落实不力,造成难以有力地,准确地认定事故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个别办案民警责任心不强,证据意识淡薄,往往造成事故案件不能按时作出事故认定,主要表现在:
  1、有的办案民警对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抓紧办案,往往事实还不全面就将案件报送领导审批。
  2、有的办案民警在调查取证中,不能抓住重点,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事故经过、情节、因果关系、损害后果及现场勘察肇事接触部位等叙述不清,记录不准。
  3、有的办案民警业务水平不高,对当事人的询问要掌握哪些关键环节,对证人如何取证,对现场勘查痕迹物证如何提取,肇事接触点如何确定等这些基本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好。很多能够证明事故案件事实的关键性"供词"没有通过询问当事人搞清楚,缺乏关键的书证、物证加以佐证,以及证据链的认证等,使案件证据不足。[page]
(三)在个别案件中,严格执法,公平公正执法的指导思想没有贯彻落实好,影响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公正性。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一些事故中,特别是财损、伤人事故中,办案民警并没有严格执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5条第1款第2项:“因双方或双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的规定。如在一些情节轻微的伤人事故中,行人同样也存在违法行为,但最终在认定事故责任时,驾驶员方却承担了事故的全部责任。
  (四)交通事故处理及事故责任认定因人而异。
  每一名办案民警在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实践经验和业务技能上不可能在同等水平上,即使处在同一水平上,每个人对事故因果关系的判断也不完全相同,对法律条款的理解认识不同,对事故的看法认识也不尽相同,由于对事故因果关系的认识、法律条款的理解,事故的评判不同,带来的事故认定就不同。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同一性就可想而知了。
  二、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交通事故,它们之间既有着相同的普遍性,又有着唯一性。所以,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上,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滞后性,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常因此遭遇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许多相应的配套法规未能及时跟上,导致办案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虽有法可依,在操作细则上却无尺可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立法思想上提倡“以人为本”,但是在法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未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相关机制、机构的健全问题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即使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为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费用......。”【2】而现状是虽然已经实施了第三者强制保险,但遇上述情况时仍未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基金的参与。实践中往往是驾驶人那不出钱来救治伤者,而公安机关又无强制手段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以人为本”的法律目的无法充分实现。
  (二)、执法者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活动归根到底使由民警来实施的,民警业务素质的高低又决定了交通事故的核心工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在加强对外开放,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加强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公安机关的一大批民警的专业素质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和提高。但是,在办理事故案件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
  1、民警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程度和办案方式还是沿袭着老把式,没有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知识时代的发展需要。
  2、民警对新颁布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全凭办案民警个人的认识而定,没有系统的学习。民警的知识、学历差异必然导致法律运用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交通管理部门的整体执法水平。
  3、现在大部分的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都在十年以上了,他们大部分人对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疲劳,失去了工作中的积极性。而部分年轻民警又因为警力原因长期执行路面勤务,在客观上减少了学习交通事故处理业务的机会。周而复始,使工作机制上没有进行有效的良性循环。
  (三)、执法思想专变不大,未能彻底做到“解放思想”。
  有的民警在情节轻微的财损、伤人事故中,为了把事故案件处理简单化,往往将承担主要责任的驾驶员方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将承担次要责任的一方认定为不承担责任。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从立法宗旨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page]
  1、种事故责任认定是在驾驶员方对新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说是为了维护伤者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实际上侵害了驾驶员方的合法权益。
  2、这种事故责任认定没有从思想上加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2】的立法宗旨。
  3、让行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的思想产生错误认识。
   4、容易让民警在类似环境下产生特权思想,以执法者自居,滥用职权。甚至以权换利,办人情案,关系案,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损害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上述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民警的严格、公正执法意识没有真正深入,执法思想没有真正转变。
三、关于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则问题的解释。
  一部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审视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思考如何解决好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的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却又是千变万化的法律、法规的条款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空白,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的法律规章制度,社会有关部门和执法机关应当建立一种及时的,高效的反馈机制,将遇到的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反馈给相关部门。只有这样,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部门才能更好的因地制宜的作出相关司法解释,为执法部门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社会管理的相关部门只有采取这样互动的机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执法部门的执法尴尬局面大为改善。
  (二)、全面推进培训教育。
  1、要找准民警素质弱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建立民警素质分析报告制度,编选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化交通警察教材,建立规范的民警岗位培训,政治业务技能培训,基本素质考核等相关配套的公安交通民警教育训练培训机制。
  2、大力推行专项工作,事故案件处理后的经验总结制度,建立业务素质考评办法,根据考评成绩,划分民警业务素质等级,使民警在动态管理中快速提高。
  3、强化民警法律素质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在职民警的法律知识培训,加大民警学习本部门本警种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力度,着力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重视工作性质,发现工作的社会意义。
  1、要强化思想教育,融入"八荣八耻"精神,铲除不良思想根源。坚持不懈的强化对民警的宗旨教育、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正确处理法律与全力,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要把政治思想工作融入实际日常工作,生活管理制度中,渗透到具体公安业务中,实行全面的综合管理。
  3、了解工作性质,透视创造的社会意义。强调公安工作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化解矛盾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处理得好等同于化解了一个矛盾;处理得不好,等同于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矛盾,更可能激化矛盾,使之扩大化。所以,公安交通民警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该站在社会管理的战略高度去看展工作,在工作中应该牢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增强民警的工作责任心。
  (四)、做好交通事故处理前期工作,为事故责任认定打好基础。
  要处理好事故的责任认定,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法制观念,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工作中要做到手续齐全、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定型准确。
  综上所述,工作中只有通过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依法认定事故责任,创造人民满意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满意的公安交通警察。[page]
  参考文献:
【1】《道路交通安全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3页、17页
【2】《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规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06页
【3】杨继青、杨正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详解》【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年,135-136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634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三日内向上级交管局申请复核,陈述你不服理由。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中责任的大小,可以参考交通事故认定书对责任的划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事故认定由交警出具,不服可向上一级申请行政复核。
公司要解雇我了。我该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擅自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
正常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抖音号找到个人信息
法律分析:可以,警察不能直接通过抖音号查到你,但是警察可以通过抖音自己跳动公司注意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在于检查系统和你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查找到你。法律依据:《中华
父母是否有犯罪记录如何查询?
法律分析:在所在单位或其它组织出具的书面说明材料(主要说明查询用途),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询。依据相关规定,犯罪记录信息的管理机关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
货车超载的危害
货车超载的危害
交通事故论文
就是我们要去其他地方打工。后面有事亲不做了,交了100的押金,但是那个人事先没有说不做不退还押金
除了向劳动局举报,您还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押金。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绝退还,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退还押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或赔偿。同时,您也可以咨
车贷逾期了一个月,车被拖走了没有发短信来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需要深入了解才可以给到判断
生日当天办健康证的话显示16还是17
确实,身份证是最直接和有效的证明。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法定依据。不同情况下,也可使用户口本或出生证明等文件。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你手头有哪些证明文件。
抖音冒充达人骗商家样品
你好,具体什么纠纷,可以详细描写我们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大家都在问
  • 485人咨询过
  • 838人咨询过
  • 1000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