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收集证据

更新时间:2019-12-10 00: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民、法人申请行政复议,就是认为行政机关已经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产生争议。而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应当是在全面掌握事实、证据的

  公民、法人申请行政复议,就是认为行政机关已经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产生争议。而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应当是在全面掌握事实、证据的情况下才可以作出的,即行政程序的基本规则是应当首先调查取证,在证据确实充分后,行政机关才能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我国目前尽管尚无行政程序法予以明确规定,但在一些单行法律中已有规定。如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定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先调查取证,查明事实,在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处罚决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应普遍遵守“先取证,后裁决”这一规则。“先取证,后裁决”是指行政机关必须先取得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然后才能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行政复议法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这就是说,行政机关举出的证据应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收集和调查的证据,在发生行政复议后就丧失了独立取证的权利。遵守“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是行政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必须以确凿的事实为基础,因此必须审慎对待。没有确凿事实作基础的行政行为是一种专断的行政行为。遵守“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在行政程序方面的具体运用。是否 “先取证,后裁决”实际上是能否坚持依法行政的问题;是否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问题。行政机关只有“先取证,后裁决”,其具体行政行为才可望有一个客观的基础,才不至于在行政复议中陷于被动,导致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或变更。

  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其规定内涵:一是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只限制被申请人取证,而并不限制申请人、第三人及行政复议机关取证。二是只限制被申请人自行取证。即如果被申请人有关于案件的重要证据线索,可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取证要求,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自行了解情况,收集证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作出行政行为机关在行政复议期间逾期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书面答复及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
你好,按照你的情况来看呢,首先可以上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复议,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律师解答动态
邮政工作人员要验证码有很大风险。验证码是保障账户安全的重要信息,随意提供可能导致资金被盗取。正规业务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身份证与招工表显示的保险交费年限不一致,建议您携带相关证件到社保局核实具体缴费记录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您是指法律方案内容复杂吗?建议具体指出哪部分不懂,我可以为您详细解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网上剪辑学习费用逾期,可能会产生逾期利息或违约金,影响个人信用。对方还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催款,甚至采取
签合同名字和身份号错了效力暂不确定,手印需要鉴定是本人的才能确定是本人签署。
秦宇律师
秦宇律师
4分钟前
这两者是不冲突的,可以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村干部未经你知情拨地的做法不合理。你想要回直补、粮补合理,但来回路费、务工费需有实际凭证支持,精神损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