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应规定原告举证期限

更新时间:2009-12-29 00: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原告举证期限开庭审理前或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的规定,并未改变原告在一般情况下都直至开庭审理前才向法院提供证据的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原告举证期限“开庭审理前或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的规定,并未改变原告在一般情况下都直至开庭审理前才向法院提供证据的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诉讼效率。

  笔者认为,诉讼的本质是一种对抗,对抗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对已有的证据进行展示,以便双方进行充分有效的陈述与对抗。这种展示应当在审前程序中进行,而不是直到开庭前才展示所掌握的证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对被告的举证期限提出明确的规定,《若干规定》第六条赋予原告的是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举证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也必须给予一定的期限,否则容易造成权利的滥用。第二,不设定原告的举证期限,与诉讼程序本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相违背。不能因为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就剥夺其在审前程序中对原告掌握证据的知情权,这不利于被告行使充分的陈述权、进行有效的质证和对抗。第三,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诉讼资源的角度出发,规定原告举证期限也是必要的。如果对原告举证期限不加限制,允许其直到一审开庭前提供证据,承办该案的法官在审前程序中也无法了解原告的证据情况,这不利于承办法官对案件争执点的掌握,不利于庭审高效进行,甚至会造成重复开庭,严重影响审判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在行政诉讼中对原告举证期限作明确规定,鉴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限权有三个月,可以将原告的举证期限具体规定为“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但这种期限的指定不得少于10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行政诉讼中,被告向人民法院举证的期限?
行政诉讼对于第三人的举证期限问题,应当均适用原告起诉后被告的送达期限以及举证期限。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期间和送达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和送达的期间
行政诉讼被告的举证期限多少天
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行政诉讼法原告的举证期限
你好,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提交上诉状,当事人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即:上诉人必须适格;上诉人所不服的一审判决、裁定,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裁定。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代孕在中国是明确违法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且危害妇女儿童权益。我能帮你做的是先评估下你的具体情况,如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意识到问题就好。既然是误会且双方同意,可准备好与打印资料相关的沟通记录等能证明情况的材料,向平台申诉
一般来说,电子发票的报销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获取电子发票首先,需要从开票方获取电子发票。这通常
张梓晨律师
张梓晨律师
10分钟前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19分钟前
如果没有书面协议,房产原则上属于你姐的个人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分配:子女父母、通报兄弟姐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商家未提前告知不能退货,你可先和商家协商退款。若商家拒绝,你可主张其未履行告知义务,交易存在不合理性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