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鉴定去哪里鉴定

更新时间:2020-07-23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们受到非正常事故伤害的时候,如果造成人身出现严重损害的是需要及时进行伤残鉴定的,这样才能根据鉴定结论和伤残等级确定赔偿数额,以此向责任人进行索赔。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伤残等级鉴定去哪里鉴定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伤残等级鉴定去哪里鉴定

  工伤的去当地社保部门的工伤鉴定中心;保险的去投保公司要求的鉴定部门;涉及司法诉讼的在地市级公安局。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复印有关的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伤残等级鉴定去哪里鉴定   

  二、伤残等级鉴定流程

  首先进行组织鉴定,实行当面鉴定制度,其次七日后出鉴定结果,再重新鉴定,最后复查鉴定。

  (一)组织鉴定

  1、实行当面鉴定制度,由市劳鉴办通知被鉴定人到指定地点、接受鉴定组专家的临床诊察和鉴定,被鉴定人必须随带X光片、CT片、各种检查报告单等备查。

  2、每次鉴定须有3人或3人以上鉴定组专家参加,鉴定结果由3位鉴定专家共同作出,并签署姓名。

  3、市劳鉴办认为必要时,可在专家鉴定后的7日内组织核查或社会调查,到被鉴定人单位、居住地或医院进行调查、核实情况。

  (二)鉴定结果

  1、鉴定结果在鉴定后的7日内作出,并由市劳鉴办通知被鉴定人单位、被鉴定人本人领

  2、依据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鉴定结果分10个等级,其中伤残1—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5—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7—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三)重新鉴定

  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可在收到鉴定书后15日内,向省劳鉴委提出重新鉴定。省劳鉴委的鉴定结果为最终结论。

  (四)复查鉴定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职工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七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一般是去由司法部门委托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当然也可以自己去找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是可能对方会对鉴定结论不服。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伤残等级鉴定去哪里鉴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业保险在哪里进行残疾鉴定?
因为什么原因受伤的?是要做伤残鉴定吗
小孩意外伤害伤残鉴定哪里做
你好,我是万律师,你的伤残鉴定具体伤情,一般建议起诉立案后委托鉴定比较事宜,建议人身伤害索赔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较为事宜,有需要可以联系本律师详询
律师解答动态
王科律师
王科律师
5分钟前
您好,起诉书说法错误,应为劳动仲裁申请书,代写申请书需要了解相应的案情。
王科律师
王科律师
9分钟前
您好,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主张退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用人单位未提前告知上夜班,因个人无法上夜班被开除,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结清。若单位拒绝结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打邻居家小狗可能犯法,动物受法律保护,随意殴打可能构成故意损毁财物。建议先和邻居沟通,说明小狗狂吠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3分钟前
您是否遇到了可疑的转账、投资或个人信息泄露?请详细描述情况,以便我帮您判断是否存在诈骗风险。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这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借贷不会要求在卡内存入借款的百分之二十。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按对方要求操作,防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正规贷款不会要求提交资金解冻。别按对方要求操作,不然钱给出去就追不回来了。解决方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3分钟前
建议通过合法途径查询,如运营商或公安机关,避免侵犯他人隐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