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更新时间:2012-12-19 07: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法律教育网期间届满,丧失其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失效制度。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法律教育网期间届满,丧失其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失效制度。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的存续期间,因该期间的经过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我们要注意:

  首先,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其次,期间性质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定失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最后,法律后果不同。诉讼时效消灭不行使的权利的胜诉权,即实体意义上的诉权,而不消灭不行使的实体权利本身,除斥期间则消灭实体权利本身。

  注意: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保证期间是法 律教 育网典型的除斥期间。一般保证,债权人向债务人行使了权利,如诉讼或者仲裁,等于向保证人主张了保证责任,此时,保证期间只能行使一次,一经行使,保证期间归于消灭。从而使得保证债务适用诉讼时效保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律中的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异同之处
处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而形成权则适用除斥期间;其次,诉讼时效需要当事人主动主张,而除斥期间则自动进行;再者,诉讼时效过期可能会影响胜诉权,而除斥期间过期则会导致实体权利的消灭;最后,两者的运行规则不同,诉讼时效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中断或延长,而除斥期间则是固定的。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期间,并保留相关证据。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相同之处?
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有: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或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需要两个要素,即法定期限和权利继续不行使的事实状态,排斥期限只需要一个要素,即法定期限;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不消灭不行使权本身,只消灭附着在其上的胜诉权,而在排斥期间消灭权本身; 4、期间起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除权利成立之日起计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为可变期,可中止、中断、延长,除斥期为不变期,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能否根据职权主动适用不同。法院只有在享有时效利益的人主张诉讼时效之后才能适用。法院应当根据职权主动调查是否适用于排斥期间。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1. 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而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 诉讼时效需要当事人主动主张,而除斥期间则无需当事人主张。 3. 诉讼时效的届满仅导致胜诉权的消灭,而除斥期间的届满则会导致实体权利的消灭。 4. 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而除斥期间则是不可变期间。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1.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对于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则为九十日内)未行使撤销权。 2. 当事人受胁迫,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3.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诉讼时效期间: 1.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有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同样,如有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需要起诉的话根据案件的管辖,我们都是可以处理
程先涛律师
程先涛律师
45分钟前
可以及时报警处理,同时可以走法律程序主张返回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已经通过了多少网络贷款资金呢?对方之所以这么义正言辞的要求你还钱,如果不出我所料,你肯定已经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小时前
您好,若对方有过错导致碰撞,您可以要求赔偿手机损失。建议先协商,不成可诉讼。
您好,职务侵占是属于刑事范畴
程杰律师
程杰律师
1小时前
您好,请把具体情况沟通下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