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如何?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分为四种情况:?(1)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对于10周岁以上、18(有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分为四种情况:?
(1)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
(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对于10周岁以上、18(有时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如一个16周岁中学生花50元钱买一本《汉英辞典》之合同行为就是有效的。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合同行为为效力待定行为,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或同意,该合同有效(参见《合同法》第47条)。?
(4)超出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为无效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此外,一般认为无行为能力人处分零花钱的行为一般亦有效,如一个9周岁儿童花3元钱买一冰糕之合同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是不是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视情况而定。纯获利益或相适应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监护人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催告追认或撤销。操作时需明确行为性质,及时与监护人沟通,并保障相对人权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效力有哪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受限。具体处理:1. 纯获利益或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行为可独立实施;2. 其他行为需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3. 法定代理人可向法院申请认定行为能力恢复情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合同需分情况处理。1. 十六周岁以上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合同有效,正常履行。2. 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需等待法定代理人追认。3. 不满八周岁的,合同无效,双方应协商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