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吗?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不同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充当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不同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必须具备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生来具有,不因年龄小而丧失。而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实施
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资格。正常人只有到达一定的年龄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这并不影响其民事权利能力和作为公民拥有的财产权利,如通过接受赠与、
继承遗产、接受劳动报酬等方式获得财产。但由于未成年人年龄较小,从保护其利益的角度出发,法律规定由其监护人保护他们的财产,待他们成年后再交还给他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有我的财产吗?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