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责任 共同责任

更新时间:2012-12-19 07: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混合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均存在过错时所共同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当事人双方对违反合同均有过错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因侵权所至损害受害人亦有过错时

  混合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均存在过错时所共同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当事人双方对违反合同均有过错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因侵权所至损害受害人亦有过错时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均属此类。承担混合责任,须具备如下条件:(1)当事人双方均有过错。只一方有过错,另一方没有过错时不发生混合责任。(2)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是针对同一违反合同行为,或同一侵权行为所发生损害后果。如双方当事入各自单独违反合同,或单独实施侵权行为,造成损害时所承担的责任概不属之。双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大小,依其过错程度确定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3条、第131条对此亦有相应的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民事责任。”“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共同责任是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民事主体数量的不同而对民事责任分类的一种,即两个或更多的民事主体共同承担一项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比单独责任要复杂得多,主体的数量越多,越复杂。共同责任,又可以根据各个责任人的责任范围的不同分为按份责任连带责任。按份责任,是在多数的共同责任人之间,每个债务人只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份额或比例承担民事责任。比如甲、乙两个保证人共同担保一笔一万元的债务、约定各保一半,那么即使乙无力偿还,甲也只偿还五千元,此外不必负责。而连带责任,是共同责任中的每个责任人都要对权利人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如前所述甲乙两个保证人如果没有约定各担保一半,就应推定为连带责任,如乙也无力代偿,则甲要承担一万元的代偿责任。当然他代偿后,可以向债务人和乙追偿。对于每个责任人来说,连带责任比按份责任重得多,所以,凡适用连带责任的必须是法律有明文特别规定的。

  二者的区别是:(1)混合责任是相对于单方责任而言的;而共同责任是相对于单独责任而言的。混合责任与单方责任是根据民事责任由几方主体来承担作出的划分;而共同责任与单独责任是根据民事责任由一方的几个主体来承担作出的划分。(2)混合责任是双方都有过错;共同责任是一方的多个当事人基于法律规定共同承担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12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雇佣合同纠纷,三人共同责任,其中一人无履行能力,是否可以让另外两人承担全部责任?
雇主应当首先对外承担责任,这是罪行的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的。
是不是我车碾死,是否我方就要承担其责任,时效性多长[color]
如果判定逃逸的话,那么就认定你是交通事故的参与者。应该提起异议。 如果能够证明人不是你压死的,那么就无需承担责任。而且我认为可追究高速公路公司的责任。其管
工地贾老板已经把此工程承包给了一个姓李的工头,请问此事属于交通肇事吗,老板与工头的责任怎样
不属于交通肇事,因为是在工地里。贾老板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姓李的工头存在过错,贾老板可以向他进行追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是否有责任
医学院毕业后,一般单位会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大夫们考职业资格,不知道你考出来没有.原告只能告你所在单位,不应该告你.至于单位解聘,要看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
如果被公司解雇,压力工资会给吗?
你上班好久了,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再就是你可以以公司违约或者违反了对方的规定,提出辞职。可以获赔
我在试用期被公司解雇,公司工资少
你好,依据双方之间协议约定办理
原有排污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停产3年。在企业停产的三年里,企业还能在原址新增化工项目吗?
排污许可证,是指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查发放的允许排污单位排放一定数量污染物的凭证。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通常为3年。另外
电子版合约并非手写签署具备法律效益吗?
电子版合约签字有效。操作方式包括:1.使用电子签名,确保身份真实且合同内容未被篡改;2.手写签名后扫描为电子版,保留签名原件以备查证;3.若合同有特别签署要求,
17岁能带10岁儿童坐火车吗?
在携带10岁儿童乘坐火车时,如条件允许,最好有成年人陪同,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同时,应提前准备好儿童的身份证明等旅行文件,以备不时之需。在旅行前,还应了解火车的相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