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权

更新时间:2012-12-19 0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明人依照法律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的规定,可以取得发明权的技术成果应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即发明。这种新成就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前人没有的;(2)先进的;(3)通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发

发明人依照法律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的规定,可以取得发明权的技术成果应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即发明。这种新成就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前人没有的;(2)先进的;(3)通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发明是由个人完成的,由发明人申报发明权;由集体完成的,则由发明人的所在单位申报发明权或者由共同发明人申报发明权。此外,旅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士都可以向中国国家科委申报发明权。在中国,发明权取得程序采取申报审查制和推荐审查制。发明人或发明人所在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申报发明权,或者由有关单位推荐申报发明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和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在收到申报后,将及时组织审查。其中认为符合条件的,审查单位将初审决定上报到国家科委。国家科委设发明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经审查后将公布报奖项目、征求异议。在3个月内异议期里,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由发明评选委员会将发明成果报国家科委,由国家科委核准授予发明权。中国对发明的奖励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发明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方面的内容。在人身权利方面,发明人有权获得发明证书和奖章。发明证书和奖章是对发明权的法律确认,体现了发明人的身分权和荣誉权。不能转让、不能继承。任何人不得剽窃和侵夺该项权利。在财产权利方面,发明人有权领取奖金。奖金根据发明项目作用大小分为四等:一等奖为20000元,二等奖为10000元,三等奖为5000元;四等奖为2000元。特别重大的发明,由国家科委报国务院批准后,列为特别奖,另行奖励。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发明权受法律保护。凡剽窃、侵夺他人发明成果,打击、压制发明人或发明成果上弄虚作假,都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发明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请求排除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774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著作权的署名权
咨询者你好:可以。
网络游戏侵犯著作权
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网络游戏侵犯著作权
检察院仅仅是按涉嫌罪名提起公诉,具体确定罪名和量刑有法院确定。 另外非法经营罪的侦查主体是公安机关,所以,非法经营罪在公安立案,不再检察院立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想知道 到底有没有侵犯著作权
你好,文具厂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著作权。
公司还支付了一个月的五险一金,说从工资中扣除公司支付的部分是合理的吗?
若劳动者劳动合同中的违约情况,有可能会被扣工资,扣工资是否合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班上的学生在朋友圈里没有指名道姓,侵犯了我的人格。这种情况可以立案吗?
被人诽谤侵犯了名誉权,可以收集证据后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同时赔偿损失。
如果你想离婚,你需要办理什么程序才能订婚但没有结婚生子?
当事人之间未婚生子的,不需要办理离婚手续。因为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我国就不再承认事实婚姻。因此当事人没有登记结婚的,便不
昨晚突然接到公司的电话,我该怎么办?
您好,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的
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的房产办理过户需要缴纳费用吗?
需要缴纳费用。法院判决或调解房产过户,税费按房产价值约2%缴纳,具体数额根据地区、房产性质确定。未按时缴纳可能导致过户受阻,产生额外费用或法律后果。请咨询当地税
我假期打工签一个劳动合同有工伤险当误以后考事业编嘛怕不是应届
在考事业编时,重要的是符合报考条件,劳动合同和工伤险并不会影响。但如果在工作期间受伤,需立即向单位报告,按工伤流程处理,确保自身权益。同时,也可考虑咨询专业律师
孩子在寝室说话被惩罚走读
除了走读,学校还可考虑其他处理方式,如社区服务、参加纪律教育课程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违规的严重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教育效果,确保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侵犯学生
我是有一次在外面打闹,被英语老师抓到后每节课都要做蹲
若认为老师罚做蹲起不当,可与老师沟通或向学校反映。若构成体罚或变相体罚,可要求道歉或赔偿。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自身安全和学校规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