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程序案由

更新时间:2019-03-14 14: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由是法律规定的一种概念,其主要就是为了对案件进行归类。因此案由的确定也就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不过存在着确定的方法。所以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将带来我国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程序案由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程序案由

  法律文书中民事起诉状的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来写。

  案由是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概括后形成的案件名称。

  根据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法〔2011〕41号),对2007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38次会议讨论通过《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一次修正。为了正确适用法律,统一确定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实际情况,对民事案件案由作了规定。

  案由是表明该起案件的具体法律关系,有时会出现多个法律关系合并审理的情况,本诉与反诉可能是一个案由,也可能是两个,这就要求法官助理在制作文书的时候表述清楚。

  民事案件案由应当依据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确定。鉴于具体案件中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争议的焦点可能有多个,争议的标的也可能是两个以上。

  为保证案由的高度概括和简洁明了,民事案件案由的表述方式原则上确定为“法律关系性质”加“纠纷”,一般不再包含争议焦点、标的物、侵权方式等要素。

  另外,考虑到当事人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具有复杂性,为了更准确地体现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便于司法统计,《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坚持以法律关系性质作为案由的确定标准的同时,对少部分案由也依据请求权、形成权或者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标准进行确定。

  对适用民事特别程序等规定的特殊民事案件案由,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直接表述。

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程序案由

  二、民事诉讼案由认定标准

  1、民事案件案由应当依据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确定。

  鉴于具体案件中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争议的焦点可能有多个,争议的标的也可能是两个以上,为保证案由的高度概括和简洁明了,民事案件案由的表述方式原则上确定为"法律关系性质"加"纠纷",一般不再包含争议焦点、标的物、侵权方式等要素。

  2、对少部分案由也依据请求权、形成权或者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标准进行确定。

  考虑到当事人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具有复杂性,为了更准确地体现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便于司法统计,《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坚持以法律关系性质作为案由的确定标准的同时,对少部分案由也依据请求权、形成权或者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标准进行确定。

  3、对适用民事特别程序等规定的特殊民事案件案由,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直接表述。

  三、民事诉讼案由注意事项

  (一)适用顺序问题

  1、第一审法院立案时应当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性质,首先应适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列出的第四级案由;

  2、第四级案由没有规定的,则适用第三级案由;

  3、第三级案由中没有规定的,则可以直接适用相应的第二级案由或者第一级案由。

  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审判中出现的可以作为新的第三级民事案由或者应当规定为第四级民事案由的纠纷类型,可以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将定期收集、整理、筛选,及时细化、补充相关案由。

  (二)主从法律关系的适用问题

  1、同一诉讼中涉及两个以上的法律关系,属于主从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以主法律关系确定案由;注:但当事人仅以从法律关系起诉的,则以从法律关系确定案由;

  2、不属于主从关系的,则以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确定案由。

  注:均为诉争法律关系的,则按诉争的两个以上法律关系确定并列的两个案由。请求权竞合的适用问题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自主选择行使的请求权,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案由。

  (三)法律关系的变更问题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导致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相应变更案件的案由。

  案由的类型虽然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都是经过严格整理的。所以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如何确定民事诉讼程序案由以及民事诉讼案由注意事项。还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我国民事诉讼案由认定标准等相关的知识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时效指哪些,法律有什么规定
提起民事诉讼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规定。法律上的时间概念叫诉讼时效,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丧失了胜诉权。诉讼时效一般分为几种: (1)一般诉讼时效 指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都应适用的一般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最长诉讼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民法典》第194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诉讼时效中止 根据《民法典》第19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 (5)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请求权 根据《民法典》第196条规定,下列请求权的案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以及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依法提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请求权。
民事诉讼中案由种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的案由一般有: 1、人格权纠纷。 2、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3、物权纠纷。 4、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 5、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 6、劳动争议、人事争议。 7、海事海商纠纷。 8、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 9、侵权责任纠纷。 10、适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
律师解答动态
万伟律师
万伟律师
2分钟前
您好!您科目二实际考过了且有视频成绩单证明,因系统故障导致成绩上传失败,责任不在您。根据规定,驾校或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你妈妈单位没给她交医保,单位有责任。可以和单位协商,让单位承担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若协商不成,可收
万伟律师
万伟律师
3分钟前
您好!如果煤气表没钱了还能用气,查询发现是表自然损坏,额外费用一般由燃气公司承担,因为他们有责任维护
这边是嫌疑人家属,因为什么事情?关押在哪个看守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咱们这有免费初步沟通,能简单说说大概情况。要是想深入探讨、让我帮忙处理案子啥的,那得收费。初步沟通能
担保过,从银行划扣存款,这个合法呀,你不担保还不起,你还呀,你现在。
万伟律师
万伟律师
5分钟前
您好!您先生合伙KTV有协议约定季度分红,现在只给过年钱,如果协议写明了分红条款,对方可能违约。您可
没有去学校,一直挂学籍,这个不,这个可以要,可以要多少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