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法人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2-12-19 07: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机关法人是什么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国家机关法人是什么
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警察机关等。
国家机关法人的基本特征在于:
(1)其职权范围内的一切行为及其后果,都应归属于国家,机关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对自己依法行使职权所产生的债务负责;
(2)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从事商品经济活动时,与其他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不能进行与其行使职权无关的商品经济活动,否则应视为超越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违法行为;
(3)其独立的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参加各项必要的民事活动。通常情况下,它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所产生的债务,应以它的独立经费或国家专项拨款偿还,若债务超出其经费或专项拨款而另需报补的,应由国家有关立法加以保证;
(4)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经过核准登记程序,即可取得国家机关法人资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人性质是什么意思?
法人性质是什么意思,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什么是法人的机关
法律分析:机关法人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如各级政府机关、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法人从组建完成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机关法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机关法人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从事司法活动的法院、检察院也属于机关法人的范畴。
(2)机关法人的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
(3)机关法人不得从事商业经营,不得乱集资、乱收费,同时不得滥用经费。
单位法人是什么意思?
单位法人的常见问题处理方式主要有依法成立和登记、确保符合法定条件、按期进行年检和报告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单位性质、法律要求以及实际情况来定,如企业法人应更注重商业登记和税法合规,而事业单位则更需关注行政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