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的期限最长可以有多久

更新时间:2018-09-08 16: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保证合同指的是保证人和债权人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连带责任的协议。那么,保证合同的期限最长可以有多久呢?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您提供保证合同期限有多长时间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保证合同期限有多长时间如下。

  一、保证期间的基本概念

  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在一般保证中)或向保证人(在连带保证中)主张权利。逾此期限,债权人未提起上述主张的,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可见,保证期间经过构成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担保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二、如何约定保证期间

  1、保证期间应当从债务清偿期届满时起算,不宜将保证期限订得早于或等于债务履行期。

  2、不宜将保证期间规定得无限期的延长。

  三、保证期间约定的最长时限

  1、《担保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一般保证、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2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予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物权法》第202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保证期间可以设定为除斥期间,在约定不明时可以按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计算债务到期日起算二年。而在抵押担保中,尽管抵押权存续于主债权存在的始终,但法律也给予了明确的限制,即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二年内行使,时效有中止、中断的除外。

  3、司法实践中,亦经常发生约定的保证期间为3年以上,或者七、八年的都有,虽然约定期间明确,不像“二年以上”的约定不明确,但司法机关倾向于按主债务诉讼时效二年计算担保责任期间,既可及时督促债权人主张担保权利,亦可将担保人的担保义务固定,并依法保障其追偿权的行使。

  四、保证期间的基本类别

  保证期间因其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约定期间,催告期间和法律推定期间三种。

  1、所谓的约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的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保证期间,通称之为定期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十五条规定:“合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保证期间;……”

  2、催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或无效的情况下,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不催告债权人对主债务人行使诉讼上的权利而确立的合理期限。

  3、法律推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根据法律任意性规范加以补正,即依法律规定以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的一定时期为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规定,法律推定保证期间为6个月,始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于6个月届满之日。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提供保证合同期限有多长时间相关资料,不知道对您有没有帮助呢?双方当事人在保证期间要继续承担合同中相应的责任,做好本分,这样保证期间的存在才具有意义。如果大家对担保法这一块还有其他不解的地方,请上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取保候审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期间可能变更强制措施。
担保合同最长时间多长
你好,结合具体的合同确定
担保的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般担保,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可以先找商家要求三倍赔偿,若商家无法找到或淘宝平台无法提供商家信息,也可找淘宝平台索赔。如果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分钟前
关于您提到的500元定金能否退还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需要看您当时与对方签订的合同或协
若车辆已被开走但未办理报废注销,需尽快通过法律途径确认车辆状态,避免报废公司未按规定注销,导致车辆被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分钟前
在派出所做询问笔录时,未经允许私自录音可能违法,建议谨慎操作。
高莎律师
高莎律师
3分钟前
需要根据伤情判断是否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员工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该通知到达时生效,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2分钟前
请详细描述宠物领养协议的具体条款及争议点,以便提供精准法律建议。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