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第十一条【担任调解员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9-01-15 22: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第十一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解析】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调解

  第十一条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解析】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员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担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一)为人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调解纠纷,无论是民事纠纷还是劳动纠纷,能否调解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调解员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如果调解员公道正派,社会信誉好,具有一定的道德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也就是说有威信,这样从中调解,双方容易信服。尤其是当法律、法规或者政策不明确的时候,更需要调解员本人信誉和影响力。联系群众,就是要求调解员善于与人交往,跟群众打成一片,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调解工作是一项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有很多情况下调解员是兼职的,是义务性的,没有报酬,因此,需要调解员热心调解工作,愿意为调解工作贡献力量。

  (二)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调解要靠调解员居间“说合”,但调解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调解劳动争议,要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同时,调解员也要通过调解工作,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因此,需要调解员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本法担任调解员的条件规定得比较有弹性,调解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由调解组织来判断。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要使调解工作有成效,就需要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加强对调解员的劳动法律和政策知识进行培训,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三)应当是成年公民

  公民担任调解员,首先自己应当是成年人,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担任调解员必须年满十八周岁,这是担任调解员的最低年龄要求。一般情况下,调解员都是年龄较长、社会阅历丰富的公民。此外,担任调解员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但具备什么条件呢?
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有: 1、为人公正,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2、热心积极,主动为人民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3、知识丰富,经验丰富,能为调解案件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三条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具体描述详细我们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可否详细说说,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你好,协商调解没,你咨询问题我们可以可以详细沟通
你好,你是咨询什么事情的,可以具体描述,双方有没有协商调解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1小时前
抱歉,我无法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没法弄。没法弄。这个没法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