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协议,公司能否单方解除?

更新时间:2019-01-16 05: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问:我曾与所在的公司签订过一份竞业协议,双方明确约定:我离职以后一年之内不得到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企业工作,同时也不得自营与公司有竞争的业务,作为补偿,公司将向

  问:我曾与所在的公司签订过一份竞业协议,双方明确约定:我离职以后一年之内不得到与公司有竞争业务的企业工作,同时也不得自营与公司有竞争的业务,作为补偿,公司将向我支付相当于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去年年底,我向公司提出辞职,但随即收到公司的通知,声称要单方解除该竞业协议,公司告知我不再受到竞业限制同时他们也不准备支付经济补偿金。我认为既然协议是双方共同确认签订的,任何一方就不能随意解除,目前我准备继续履行竞业避止的义务,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司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知我的主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答:根据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协议一旦签订就不能随意解除。除非协议各方特别约定解除条件,否则当事人单方解除协议的方式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然而,在劳动关系领域,合同的生效和解除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劳动法律法规对其作出了特别规范。员工的竞业限制协议就是典型的一例。从协议的生效时间看,竞业限制协议既可以针对员工的在职期间,也可以从员工离职之日起生效。相对于协议的生效而言,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条件更多地受制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在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避止的义务时,应当向其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

  首先,如果由于用人单位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则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明确约定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和支付形式,则劳动者不能直接要求解除该协议,其仍须继续履行竞业避止义务,但双方可以就具体的补偿数额争议诉诸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用人单位应按该机构确认的标准及原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其次,用人单位可以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履行期间单方提出解除协议,但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之所以用人单位能够单方行使合同的解除权,主要基于竞业限制协议从根本上维护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权。在您的案例中,公司行使的正是合同的单方解除权,我们不宜用民事法律的一般规定来衡量这种解除方式。

  除了竞业限制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也非常特别。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它可以选择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合约,或者按照法律的三种直接规定来解除合同,但不具有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于劳动者,其可以在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合约,这样看来,双方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权利上也具有不平等性,这直接体现了《劳动法》对于劳动者倾向性的保护,同样我们也不能直接依据民法中民事主体完全平等的观点进行分析。[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解除劳动合同后,哪些人员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该协议需经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协商一致签订,任何一方如不愿意签订,可拒绝。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按月提供经济补偿。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则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其范围、地域及期限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约定,但此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上述人员在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自行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在竞业限制期内,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解除?
员工违反竞业禁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而相关司法解释则对竞业禁止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进行了规定,并规定若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解除竞业限制约定。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除了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单位还可以要求其继续按照约定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报警处理。
你好,现在过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你好咨询什么案件,具体情况描述一下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7分钟前
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等,以便追查诈骗者。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18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聊聊
施友根律师
施友根律师
21分钟前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