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9-01-21 0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是:(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未经委托无权起诉。(2)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是: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未经委托无权起诉。
(2)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而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不得将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4)起诉的时间,必须是劳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否则不予受理。
(5)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一般应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首先,由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上一级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法律快车劳动法频道为您整理劳动法相关知识,劳动法频道知识分类齐全,欢迎浏览。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点击劳动法首页查看,感谢您的访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争议诉讼条件有哪些
要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必须先明确起诉的具体条件。这包括确保原告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并且可以有委托代理;明确被告的身份;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详细的事实理由;最后要确保所争议的案件确实属于法院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和管辖区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有效地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
关于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条件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前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确认原告身份,通常为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明确被告身份,即与原告相对应的另一方;准备详细的诉讼请求和相关的事实证据;确保案件属于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范围,并确定正确的管辖法院。这些步骤都是确保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时限有何规定?
劳动合同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寻求共识;2. 调解:请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仲裁: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由其作出裁决;4. 诉讼:不服仲裁结果可在规定时限内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