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更新时间:2019-01-20 22: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就业促进法明确,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就业促进法提出,违反本法规定,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
就业促进法明确,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就业促进法提出,违反本法规定,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就业促进法还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司就业歧视怎么解决?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就业歧视
1、劳动者可以享受平等就业的权利;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就有享受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方式来区别对待。
2、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就业的权利
法律应该如何应对就业歧视
我国法律对于就业歧视有以下规定:
一、《劳动法》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二、《劳动法》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