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高5项工伤待遇补助标准

更新时间:2019-01-19 08: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日前,本市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和因工致残七级至十级待遇标准等5项工伤待遇。昨日,市劳动保障

日前,本市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和因工致残七级至十级待遇标准等5项工伤待遇。昨日,市劳动保障局对政策有关内容进行了解释,并透露新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

  工伤致残伤残津贴

  2006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致残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按《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享受伤残津贴,或按《关于本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规定享受的定期伤残抚恤金(以下统称伤残津贴)和享受生活护理费标准,按以下标准调整:致残一级增加208元/月,致残二级增加200元/月,致残三级增加192元/月,致残四级增加174元/月。

  调整后的最低伤残津贴标准为:致残一级2220元/月,致残二级2100元/月,致残三级1980元/月,致残四级1850元/月。

  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标准是根据工伤人员生活自理障碍的不同程度,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一定比例确定。其标准调整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124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990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740元/月。

  因工死亡抚恤金

  本市2006年12月31日前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按《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享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或按《关于本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规定享受的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目前享受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

  外来人员因工死亡待遇

  外来从业人员因工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按《关于贯彻〈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享受的由综合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三项待遇合计标准调整为12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另外,外来从业人员因工致残七级至十级的,其按《实施细则》所附《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支付表》享受的由综合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待遇标准调整为:致残七级的,7万元;致残八级的,5.2万元;致残九级的,3.5万元;致残十级的,2万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江苏提高2017工伤待遇
目前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参保缴费等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2019年上海工伤待遇提高
法律分析:2020上海工伤的赔偿标准具体为: (1)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2)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 (3)停工留薪期工资;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伤残津贴;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7)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河北工伤待遇提高2018
法律分析:工伤有如下待遇: 1、单位承担治疗费用 2、单位负责工伤人员的工资,治疗期间的工资为本人受伤前的原工资不变,单位按月支付 3、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按单位出差人员标准的70%(或当地标准)由单位支付 4、住院治疗期间如有护理的护理费用按当地标准由单位支付 5、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得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各省规定的标准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