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鉴定工伤都是自己去吗

更新时间:2021-05-22 1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员工很容易在工作中受伤。员工在工作中受伤的,依法可以申请工伤赔偿。由于工伤赔偿的程序很复杂,很多人不熟悉相关的流程,会错过鉴定的期限。那么去鉴定工伤都是自己去吗?那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将这个问题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

去鉴定工伤都是自己去吗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综上所述,鉴定工伤必须本人到场,单位可以陪同。

 去鉴定工伤都是自己去吗

二、

申请劳动赔偿的流程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8、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三、

申请工伤赔偿的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发生争议,要想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而认定工伤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后,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职工才能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去鉴定工伤都是自己去吗等相关法律知识。工伤鉴定是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依据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为员工申请工伤鉴定,但是本人必须到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上班时间中指和无名指被切掉3分子一该怎么鉴定
首先进行工伤认定,然后做伤残等级鉴定,最后计算赔偿数额。如需帮助可与我联系。
右下肢到脚趾头脱套伤跟骨粉碎性骨折定几级伤残
具体伤残等级以鉴定为准,建议及时委托律师申报工伤认定,根据伤残等级向单位索赔。南京余律师。
第五趾基底部骨折伤残鉴定几级?谢谢!
你好,需要以鉴定结论为准,案件详情望面谈。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情况下,你无需承担主要法律责任,使用他人身份证让你进厂的中介是主要过错方。不过若冒用他人身份的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矽肺二期赔偿后升为三期一般还有赔偿。因为病情发展到三期,意味着职业病状况加重,损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有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前车在城市快速道路停车未开双闪一般有责任。城市快速道路车流量大、车速快,停车应按规定开启双闪警示后车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先别急。你要保留好在驾校宝典填信息和华世美酒订单的相关证据,像页面截图、消息记录等。接着尝试联系华世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劳动合同里这种约定不一定有效。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约定劳动者提前离职的违约金。一般只有涉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