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税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19-01-14 00: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反倾销税(Anti-dumpingDuties)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
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通常由受损害产业有关当事人提出出口国进行倾销的事实,请求本国政府机构再征。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确认进口国低价倾销时,即征收反倾销税。政府机构认为必要时,在调查期间,还可先对该项商品进口暂时收取相当于税额的保证金。如果调查结果倾销属实,即作为反倾销税予以征收;倾销不成立时,即予以退还。有的国家规定基准价格,凡进口价格在此价格以下者,即自动进行调查,不需要当事人申请。各国征收倾销税的法则差别很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6条关于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对各国并无约束力。六十年代中期,肯尼迪回合时,曾制定《反倾销法典》(Anti-Dumping Code)1973-1979年东京回合时,又加以补充修改,除对倾销含义加以界定外,并规定征收反倾销税时必要条件。倾销停止时,应立即取消征收。但这未能真正起到统一各国立法的作用。滥用反倾销税的事例时有发生。反倾销税从来是贸易大国进行关税战、贸易战的重要工具。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时候交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交纳时间依据商务部公告,通常根据倾销幅度确定税率。需密切关注商务部相关公告,确保按时交纳。
反倾销税什么意思?
反倾销税是国家为针对外国向我国倾销的货物而专门征收的附加税种。
当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可以征收反倾销税。这一征收过程需要符合公共利益。
在征收反倾销税时,商务部会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会根据这些建议作出决定,并由商务部进行公告。海关从公告规定的实施之日起执行该决定。
反倾销税的简单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正面回答
计算公式是:反倾销税额=(CIF价+关税)×反倾销税税率。另一种方式是:反倾销税额=CIF价×反倾销税税率+关税×反倾销税税率,按照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应征反倾销税税款。
二、分析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三、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是什么?
1、倾销存在,即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格,国内销售价格或对第三国出口价格或其生产成本;
2、损害存在,即进口国竞争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或者一项新产业的建立受到严重阻碍;
3、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进口竞争产业所受的损害是由倾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