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税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9-28 0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反倾销税是进口国家对外国的倾销货物,在经过调查后,确认出口国低价倾销,并且该倾销已经造成了损害事实的情况下征收的一种税,该税征收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的产业,抵制倾销行为。
一、
反倾销税是什么?
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外国的倾销货物,在征收关税的同时附加征收的一种特别关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确认出口国低价倾销时,即征收反倾销税。政府机构认为必要时,在调查期间,还可先对该项商品进口暂时收取相当于税额的保证金。找法网提醒,如果调查结果倾销属实,即作为反倾销税予以征收;倾销不成立时,即予以退还。
二、
反倾销税的征收条件
反倾销税的征收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倾销存在,即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格(国内销售价格或对第三国出口价格或其生产成本)。
2.损害存在,即进口国竞争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或者一项新产业的建立受到严重阻碍。
3.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进口竞争产业所受的损害是由倾销造成的。

三、
反倾销税征收的注意事项
反倾销税征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如果征收反倾销税的所有要件已经满足,是否要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征收数额是等于倾销差额,还是低于倾销差额,均由进口国当局决定。如果在倾销差额以下可以充分消除对国内产业的损害,那么反倾销税的征收额最好低于倾销差额。
2.征收反倾销税时,不能采取歧视性做法,对所有被认定倾销的进口产品都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数额对各个输出商要有适合的份额。如果不能指定某国所有输出商的名称,就可以指定为该国。
3.在正常的竞争条件下,以不超过输出国最低的正常价格的范围,来确定“基本价格”和输出价格之间的差额,并作为反倾销税的征收额。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时候交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交纳时间依据商务部公告,通常根据倾销幅度确定税率。需密切关注商务部相关公告,确保按时交纳。
反倾销税什么意思?
反倾销税是国家为针对外国向我国倾销的货物而专门征收的附加税种。
当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可以征收反倾销税。这一征收过程需要符合公共利益。
在征收反倾销税时,商务部会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会根据这些建议作出决定,并由商务部进行公告。海关从公告规定的实施之日起执行该决定。
反倾销税的简单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正面回答
计算公式是:反倾销税额=(CIF价+关税)×反倾销税税率。另一种方式是:反倾销税额=CIF价×反倾销税税率+关税×反倾销税税率,按照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应征反倾销税税款。
二、分析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三、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是什么?
1、倾销存在,即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格,国内销售价格或对第三国出口价格或其生产成本;
2、损害存在,即进口国竞争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或者一项新产业的建立受到严重阻碍;
3、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进口竞争产业所受的损害是由倾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