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能否留宿孩子 根据法院判决

更新时间:2012-12-03 2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后看孩子能否将孩子留宿?在父母争执不下的情况下,7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就这起探望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从2011年6月起,原告李某在婚生小孩6周岁以

  离婚后看孩子能否将孩子留宿?

  在父母争执不下的情况下,7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就这起探望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从2011年6月起,原告李某在婚生小孩6周岁以前每月可探望小孩3次,探视时间为周末(星期六或星期天)上午9时至下午6 时;小孩7周岁以后每个周末可以探视小孩1次,探视时间为星期六上午9时至星期天上午9时,探视接、送地均为儿子住处,被告应予以协助。

  原、被告于2005年登记结婚,后双方因性格不和协议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婚生4岁男孩由被告抚养成年,原告不承担任何抚养费;婚姻存续期间所购某小区房屋一套及家中其他财产、存款、国债、证券归被告。双方离婚协议中对小孩的探视问题未做约定。原、被告离婚后,双方曾再次同居,最终还是不和分居。此后,小孩由被告抚养。2011年春节期间,原告要求探望小孩,被告在与原告协商过程中,提出原告在小孩未满16岁之前不能留宿小孩、在没有告知被告的情况下原告不能擅自去被告处探视等条件,原告认为这些条件不合理,未在协议上签字。此后,因原告与被告在是否留宿探视上未能达成一致,被告对原告的探视要求未积极予以协助使原告未能探视到小孩。原告遂诉至法院。

  原告认为,与被告协议离婚时原告主动放弃房子及家中所有财产给了被告,为了被告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抚养儿子,离婚不久,原告曾多次要求探望儿子,被告总是拒接原告电话。被告向原告出示一份探望协议,并在协议中对原告探望儿子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原告未签协议,于是被告不允许原告探望儿子。

  被告认为,儿子尚年幼,原告没有固定住所,性格又暴躁,改变生活环境对小孩身心健康不利。建议原告每月未或寒暑假可以探视一次,探视前还应该取得被告同意并及时将小孩送回,探视接送地点为被告住处。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依法有探望婚生子女的权利。原告有职业收入且有固定住所,被告未举证证实原告性格上的缺陷。原告探望小孩,可以使小孩感受母爱,弥补原、被告婚姻解体给小孩造成的家庭破碎感,被告应依法履行探视协助义务,不得拒绝原告合法的探视要求。离婚时双方对探视权未作出约定,事后也达不成协议,综合原、被告各自的抚养务件,从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酌情对原告诉请的探望时间依法予以调整,遂作出以上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662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院没判决之前拒绝探视孩子怎办
法院没判决之前拒绝探视孩子,双方沟通处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们家四代人,分宅基地吗?
想要分户的,由本人或者父母向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且提供相应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户口登记机关对分户申请进行相应的审查后,发现情况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办理变更登记
如果有人辱骂抑郁症患者,他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使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也要承担民事责任,(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
交警夜间执勤有明文规定可以使用远光灯照相对项车道吗
在法律角度下,交警夜间执勤使用远光灯需遵循以下操作:1.确保安全:在能见度低或需要提醒其他车辆时,可使用远光灯,但需确保不对对向车道驾驶员造成眩目。2.适时切换
上班睡觉被同事拍照发到领导群里,所以违法吗?
可能违法,需视情况而定。若照片涉及个人隐私且未经同意被公开,可要求同事删除并道歉;若造成严重后果,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同时,也可向公司反映情况,寻求内部解决
请问只有微信怎么才能查到微信好友得身份信息
对于查询微信好友身份信息,常见处理方式有:直接沟通、查询公开资料或向相关部门申请协助。选择方式时,需考虑信息的紧迫性、合法性以及隐私保护等因素。解析:根据具体情
孩子高中休学一年想复学被劝退
若学校坚持劝退,家长可考虑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或申请线上教育等方式,继续保障孩子的受教育权。同时,需评估不同选择对孩子的影响,如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在抉择过程中,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