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

更新时间:2021-05-02 08: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收养关系的解除需要看养子女成年与否,如果成年的话则可以自己与收养人协商解除收养关系,未成年的话则需要送养人进行解除。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

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由一方提出解除收养关系的要求:

  一是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收养关系;

  二是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

二、

收养关系解除的注意事项

  (一)解除收养关系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1、当事人双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

  2、收养关系的成立时间、经过;

  3、解除收养关系的原因;

  4、解除收养关系后住房及有关财产、生活安排等方面事宜的处理;

  5、解除收养关系的日期;

  6、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内容;

  7、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日期。

  (二)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

  1、依收养人、被收养人的协议解除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2、依收养人、送养人的协议解除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三)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

  1、 对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

  收养关系解除后,其权利义务关系即行解除。

  2、对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后果

  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三、

收养解除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收养人与成年养子女的关系恶化,并且达到无法共同生活地步的,那么就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如何解除事实收养关系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主动离职后,已休产假期间的工资应正常发放,但剩余未休产假无法再享受工资或生育津贴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和《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物业公司未经业主大会授权擅自出租共有车位或私
1.树木作为他人的财产,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未经许可的砍伐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甚至犯罪。2​。合法
您好,请具体说说你要咨询的问题。
先鉴定伤残等级,依据伤残标准赔偿,包括医药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
单位未依法为员工办理退休手续,导致员工延迟退休,员工可要求单位赔偿因延迟退休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