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能否变更诉讼请求

更新时间:2017-03-30 14: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书写离婚起诉书的时候,当事人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个诉讼请求,通常法院最后是在诉讼请求的范围内做出判决。不过有的人,在递交了起诉书后才发现漏写了一些内容或需要进行变更,那离婚起诉后还能变更诉讼请求吗?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离婚诉讼中能否变更诉讼请求

  根据我国婚姻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允许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的。但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关于允许变更的期限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本案中尚未超过举证期限,所以变更诉讼请求还是可行的。

  二、离婚案件立案通常要带哪些材料

  1、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的写法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在《如何书写离婚起诉状?》中已有陈述。

  2、身份证。

  只需要带原告自己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即可。

  3、结婚证(婚姻状况证明)。

  只需要带一本结婚证即可。如果结婚证已遗失或者在被告手中取不出,可以到原婚姻登记机关开具《婚姻状况证明》或复印原结婚登记的相关材料,并加盖登记机关核对的公章。一般情况下,开具婚姻状况证明不需要花钱,如上海浦东民政局婚姻管理处,他们无偿提供婚姻登记证明和核对章。但如果复印相关婚姻登记材料,需要交纳一定的复印费用。

  4、部分财产的证据材料。

  这里强调的一定是部分证据材料,我们不建议当事人在立案时就提交所有的证据材料。原因在于你的起诉状和相关材料都会原封不动地通过法院传达给对方一份,如果你一次性全部提交的话,就等于提前让对方知道了你的底牌是什么。所有,立案时可以提交哪些证据材料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关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材料可先不提交。因为感情的事,对方会非常敏感,针对你所提交的证据,对方会做充足的准备,更有可能无事生非,给你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如果有孩子的话,可以提交孩子的出生证或是户口本,让法院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提前有个思想准备。孩子的证据,不害怕对方知道,因为这些都是既成事实,对方也是清楚了解的。最后,关于财产的证据,不是所有的都要提交。如果有不动产的话,可以提交不动产产权证的复印件,因为该复印件会让法院明白被告的经常居住地就在该院的辖区范围内,法院会对本案具有管辖权,从而顺利立案。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不动产的复印件也可以不交。

  从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知道,对于离婚起诉书中的诉讼请求,法律允许当事人进行变更,但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那就是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变更诉讼请求的请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012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诉讼请求变更法院能否采纳
是否能正常分割财产,只要看你提供的证据
离婚诉讼请求变更法院能否采纳
被告不到,很难判决离婚,一次不行就起诉两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买车,以租代购被骗如何处理
合同有无关于此的约定?按照约定处理
退休不发工资怎么办?在哪里可以投诉?
劳动者讨薪可以进行投诉,投诉要找相应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并且投诉不同于举报,要提供真实的信息。
劳务合同,签两年,工作八个月,单位提出辞退,问有补偿吗!
劳务合同辞退补偿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证据充分性。协商和调解快速灵活,仲裁和诉讼则更具法律约束力。
78年可以交社保吗?女性
从法律角度看,社保缴纳无年龄上限,女性78年出生完全可以交社保。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了解当地社保政策,确定缴费标准和流程;2)及时办理社保手续,确保缴费连续;
我在拼多多上的商品一年前已经下架了可是还有人能买
商品下架被误购,可先与买家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若协商无果,可向拼多多平台反馈,请求协助处理。如有仲裁协议,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后,也可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知道找发院问法官但打不通法院电话只能继续打吗
当法院电话打不通时,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尝试其他联系方式如法院官网留言、电子邮件等;亲自前往法院咨询;通过律师或法律服务机构代为沟通。选择方式时,考虑紧急程度和个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