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案件中审查赡养协议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12-12-03 20: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法制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诸如上述案例中用一纸赡养协议来确定各赡养义务人之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法制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诸如上述案例中用一纸赡养协议来确定各赡养义务人之义务者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审判实践中因赡养协议引发的赡养纠纷在赡养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如何看待赡养案件中的赡养协议?对此,司法界颇有争议。多数人认为,赡养老人是赡养义务人的应尽义务,确定责任也应按照法定义务原则来确定,无需审查赡养协议。

  笔者认为,虽然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有赡养能力的孙子女对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亦有赡养义务均系法律规定,无可厚非。但对因赡养协议而引发的赡养纠纷,如果法院在处理中无视协议的存在似有不妥,其理由有二:

  其一,因赡养协议引发的赡养纠纷,赡养协议是当事人多方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协议效力如何不仅是双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据此确定各赡养义务人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漠视协议,难以让当事人心服。民事行为具有很强的当事人意志性,人民法院不承认赡养协议,也就等于剥夺了当事人对民事行为的选择权,制约了当事人的意志在民事行为中的充分体现。

  其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由此可见,在我国合法的赡养协议受法律保护,是法律承认和许可的,如果人民法院对赡养协议一律不予审查有悖法律规定。

  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笔者认为,对因赡养协议而引发的赡养纠纷,我们在审理中应首先对协议内容予以审查,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方责任与义务,这样,既符合法律规定,也有利于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息诉止争。那ô,在审判实践中应如何来看待赡养协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

  一是首先要明确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就履行赡养义务而签订的协议,其协议内容直接写明法律的规定,而《合同法》仅适用于债权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欲发生,变更或终止的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因此,赡养协议虽然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契约,但其明显有别于《合同法》调整的债权,故其应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来处理,而不适用于《合同法》。

  二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其立法宗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赡养协议是否依法成立,不仅要紧扣法条,同时,还要看是否符合立法宗旨,具体讲:一要看协议当事人是否均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要看签订协议是否Υ背协议当事人自愿原则,特别是看协议内容是否征得老年人同意;最后要看协议内容是否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规定,对合法的协议,应依法予以支持;对协议Υ背法律规定者应重新确定义务,同时还应将协议不予认可的理由据法阐明。

  三是对合法的赡养协议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因出现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协议完全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依约履行的,经查证属实后,视实际情况予以处理。如对因赡养义务人死亡或因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其丧失协议实际履行能力的,则应依法终止协议的履行,然后依据被赡养人的诉讼请求,在其他赡养义务人之间重新确定义务,而不能直接依据协议,再由该赡养义务人的赡养义务人来对该案的被赡养人来承担赡养责任。对赡养义务人部分丧失履行赡养能力的,则应组织各赡养义务人进行协商,适当减轻该赡养义务人的责任,调解不成的,则应依法重新确定各赡养义务人的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分钟前
您是否担心银行卡被用于非法活动?建议尽快核实账户流水,确保资金安全。
什么案子,什么详说,什么祥叔叔么?
您好,涉嫌刑事犯罪,建议您谨慎处理,委托律师进行辩护,会见和法律帮助,代为取保候审、申诉控告、调查阅
你好,保险公司回访录音的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保险期间在1年以下的不得少于5年,保险期间
刘健华律师
刘健华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如果单位单方调岗不合理且未经您同意,以此辞退您属于违法解除,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2倍经济赔
万伟律师
万伟律师
14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别急!如果代肝工作室存在欺诈(比如虚假宣传收益),根据《民法典》可以主张撤销合同退钱。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