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更新时间:2012-12-03 21: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家庭暴力,《婚姻法解释(一)》第1条界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
家庭暴力,《婚姻法解释(一)》第1条界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依照上述司法解释有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及其他手段。前者即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等实际上是属于身体暴力的范畴;后者即其他手段可包括语言暴力和性暴力。因为,后这两种暴力形式在婚姻家庭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家庭暴力中除身体暴力外的另两种表现形式。那ô,语言暴力、性暴力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来认定?笔者认为,语言暴力,一般是以威胁、恐吓、á骂、挖苦、侮辱等方式来威吓、虐待对方,造成受害一方长期在精神、心理方面产生压力与痛苦;性暴力是指丈夫为满足自己的性欲,在妻子病重、经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情况下,Υ背妻子意愿,经常强迫其从事性行为或用残暴的方式伤害妻子的生殖器官,使其身心受到极大损害的行为。我们知道,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孙、婆媳。因此,配偶一方对上述家庭成员所实施的暴力侵害都是家庭暴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客观判定离婚诉讼中的家庭暴力
对于离婚诉讼中的家庭暴力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都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协议离婚操作简便,但前提是双方协商一致;而诉讼离婚虽然过程复杂,但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方的权益,制止暴力行为。在判定家庭暴力时,法院会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客观判断,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家庭暴力犯罪的量刑标准
家庭暴力犯罪量刑因情况而异。构成故意伤害罪依伤害程度判刑,重伤则重罚。虐待罪则视情节恶劣程度定罪。受害者应及时报警,保存证据,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权益。
法院在判断家庭暴力时所遵循的标准
家庭暴力判断标准明确,包括殴打、恐吓等。处理方式多样,如报警可及时制止暴力,申请保护令可确保受害者安全,提起离婚诉讼可解除婚姻关系。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