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

更新时间:2019-12-17 09: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就遗赠人的生老病死包括安葬方面进行约定的一种协议,而且通常是以遗赠人的合法财产作为对价,那么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确定遗赠与扶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里的“扶养人”是指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集体所有制组织。这种协议规定,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于遗赠人死后取得其遗产。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一般来说,这里的遗赠人是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立生活存在困难而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他享有受扶养人扶养的权利,负有死后将其遗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这里的扶养人一般是遗赠人的亲属、街坊邻居或者其他亲朋好友等。他负有扶养遗赠人、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接受遗赠人遗赠财产的权利。这里须强调的是: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

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

  另一类是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里的遗赠人一般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鳏寡孤独的“五保户”老人,他们享有受其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扶养的义务。集体所有制组织,一般是指“五保户”、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五保户”遗赠财产的权利。

  二、遗赠抚养协议的种类

  遗赠抚养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公民与公民签订的,另一种是公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抚养人之间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抚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

  三、遗赠抚养协议的特征

  1、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都承担一定的权利。

  2、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必须在协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

  3、遗赠扶养协议是要式法律行为,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4、遗赠扶养协议自签订时生效,如撤销、变更遗赠扶养协议必须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

  5、扶养人或集体组织与公民订有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支付的供养费。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而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遗赠扶养协议在哪里签署有效
遗赠扶养协议的签署涉及多个步骤。首先,双方应明确遗赠财产的具体范围;其次,确定扶养人应承担的义务;接着,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并进行签字确认。如有需要,还可以选择办理公证手续。最后,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 这三个答案核心围绕着遗赠扶养协议的签署和有效性展开,符合您的要求。
遗赠扶养协议和单位签字一样
遗赠扶养协议操作: 1. 双方协商确定协议内容; 2.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财产范围; 3. 参照合同要求起草; 4. 双方审阅无误后签字确认。如需法律保障,可请律师协助。
遗赠扶养协议是赡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不同于赡养协议。操作中,应明确遗赠财产、扶养义务具体内容,如生活照料、医疗等。协议签订后,双方应依约履行,违约可追究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有人自称政府的人打电话不一定真实。诈骗分子常以此行骗。若接到此类电话,别轻信对方说的事,尤其是涉及钱
要取回爱投资平台资金,首先看平台是否还正常运营,能正常登录操作的话,按平台提现流程尝试。留意平台公告
傅勇律师
傅勇律师
5分钟前
你好,不想做了,可以要求退回4000元保证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物业不给买水不合理。你可先和物业沟通,问清楚不给买水原因,尝试协商解决。若沟通无果,你保留好与物业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结案了零钱还冻结,可能是解冻程序没走完。你可以联系案件另一方确认款项等事宜是否完全处理好。若没问题,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谈话证据能作为被迫离职证据。用人单位让签自愿离职并换签派遣公司,这种行为不合法。若签了自愿离职,之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