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彩礼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1-05-13 1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结婚的时候为了以视对女方的看重,男方在下聘的时候都会给女方家庭很多的钱财,这类钱财统称为彩礼。彩礼是男女方约定婚约的一种证明,那么在离婚的时候,既然要划分所有的财产,彩礼就应该也算在其中。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有关离婚时彩礼如何处理的问题。

   一、离婚时彩礼如何处理

  1、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下述情况下,离婚时应当返还彩礼: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2、只要符合上述任何一种情形,离婚时,支付彩礼的一方(一般为男方)就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如果对方拒绝返还彩礼,那么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彩礼。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因此,法律对彩礼所持的是不支持的态度。

  二、男方给女方的彩礼属于婚前财产吗

  男方给女方的彩礼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在双方离婚时如果男方请求女方返还彩礼钱的,法院也会支持男方的诉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离婚时彩礼如何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条 【婚后双方互为家庭成员】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的有关离婚时彩礼如何处理的问题。尽管彩礼理论上是需要进行交接的,但是在法律上并没有这么明确的规定。彩礼如何处置,还是要看夫妻二人的看法。如果您对离婚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33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时怎么处理彩礼
可以离婚,彩礼一般不退还
彩礼离婚怎样处理
如果登记并共同生活,非因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彩礼一般无需退还。
离婚后彩礼怎么处理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个,双方婚后已共同生活的,不存在退还聘礼聘金问题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彩礼怎么处理
你好,关于彩礼返还法律有严格的规定,大致分一下三种情况; 1.如果只订婚没有结婚,那么如果解除婚约,则彩礼全部返还男方,无论谁提出解除婚约都是全部返还。 2
摩托车被扣留的发票和证书被罚款,他们说他们必须强制获得许可证才能返回
你好,如果对行政处罚处理结果不满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复核
办酒席后,对方没有领结婚证就出轨了
办酒席订婚后没结婚证的,并不属于夫妻关系,属于同居关系。我国结婚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依法办理结登记,其他的诸如办理结婚仪式之类的都不属于结婚。法律依据:《中华人
劳务派遣怎样与工厂合作
劳务派遣工这样签合同:1、审核劳务派遣企业的资质;2、明确派遣企业对派遣劳动者工资支付的义务及违约金和追偿权;3、明确社会保险金的缴纳、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工作
我是安徽人后来我的户口迁到了浙江,我老公是黑龙江人,我们现在办理协议离婚可以在浙江办理么?
协议离婚,可以到双方任意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
玄武区抚养案律师收费标准
法律分析:抚养权纠纷律师收费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复杂程度、标的额等进行判断,一般由律师事务所根据相关标准与委托人进行协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我公司财务误把50000块钱打入对方被冻结账户,对方事先已告知,但是财务并不知卡被网络赌博被公安冻结
法律分析:一般不可能无缘无故冻结银行卡,原因可能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造成的银行卡冻结;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这个平台涉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等问题,公安机关办案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