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8-12 17: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婚率也在增加。夫妻反目变成仇人,在分割财产中就出现问题。婚姻关系存续中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和范围分别是什么?接下来然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判决。”

  2、我国所确定的分割原则是: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女方、子女权益、照顾无过错方,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情合理地解决分割问题。

  3、除夫妻约定、《婚姻法》第18条及司法解释的特别规定外,婚姻法将夫妻的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个人特有财产规定为个人所有。个人财产,规定范围后离婚时归一方所有,另一方不能要求分割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第一,时间的限定性。即从领取结婚证开始,到解除夫妻关系为止的婚姻关系存续的整个期间的劳动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投资所得、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和赠与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双方未同居、或分居两地,也不论财产是一方或者双方分别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后所得财产,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是最具有时间性的。

  第二,仅局限于所有权范畴的财产的归属利益。即有形的实物、现金和可预见的收益。

  三、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请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提供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家庭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家庭共同财产涉及多方面。处理时,应首先明确财产性质,如婚前或婚后所得;其次,协商确定各自权益,可签订协议;最后,如有争议,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最新版的民法典怎么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配
在《民法典》的框架下,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两种途径进行。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以书面形式明确财产的归属。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尤其会关注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的权益保护。
中年夫妻离婚共同财产怎么分配
针对中年夫妻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分配,双方可以选择协商或诉讼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双方能够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则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情况紧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核心问题在于通过适当的方式,确保共同财产分配的公正和合理。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